从文化传播或我的感受角度可以说:我与鲁迅有“三缘”。

首先是有“人生之缘”。因为人生体验的相近可以拉近心灵的距离。尽管有时代的变迁甚至是改朝换代的巨变,但苦难人生的体验大抵仍是相通的,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家道中衰”,令我对鲁迅有颇为深切的认同,那看透世态炎凉、世人面目的心境也似乎萦绕于心而难以摆脱。清末发生于周家台门的“家道中衰”,和“文革”中我所经历的“家道中衰”固然有明显区别,比如鲁迅祖父的科场案和我父亲的“走资派”各有其“时代特色”,但引发家境大变而从小康之家堕入穷困则庶几相近。鲁迅故事具有很浓的励志意味,即使在非常强调政治或革命的时代,接触鲁迅生平的有心人仍能在感叹人生维艰的同时,意识到人生与磨难的关联及其锻炼意志的意义,意识到苦难人生恰可以增强人生历练和适者生存的能力,从而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和智者。我与鲁迅的结缘,还曾使我长期节衣缩食省出钱来购买与鲁迅相关的书籍,并且喜欢购买“金不换”毛笔和模仿鲁迅式的书写“行为”,从中似乎也能体会到与鲁迅精神气息的相通相连。近年来,我还乐于效法鲁迅用书法馈赠师友,特别是爱书写鲁迅的诗文以赠友人。窃以为这也是传播鲁迅人生经验及“鲁迅文化”的一种方式。

其次是有“学研之缘”。生存有赖学习,特别是“异地求学”,令人逐渐将人生的蓝图展开,习得文化话语和生存本领,其意义至关重要,虽圣贤和草民皆莫能外也!我从小学起就接触了鲁迅,“文革”中即使在“戴帽中学”就读,也能接触鲁迅,尽管那时被阉割的鲁迅多被曲解和利用,但诚实的人依然能从鲁迅的诸多言语中体会到人生的启迪和批判的犀利。待恢复高考进入大学,我在本科学习阶段便自觉地多接触鲁迅,并得到过著名学者吴奔星、陈金淦等老师的教育和点拨。特别是在吴奔星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使我写成了题为《试论鲁迅〈野草〉国民性思想和“化丑为美”艺术特色》的毕业论文,并在毕业后有机会借重此文参加了江苏鲁迅研究会及该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会后即下定决心要考研究生了。于是报考了西安一所高校,并由此从苏北到西北开始了数十年“走西口”的人生历程。硕士阶段,我读了很多关于鲁迅的书籍,其中有我导师黎风的老师李何林先生关于鲁迅的书,也有很多鲁迅同时代人的回忆录和后来者的研究著作。我在读研期间写过不少习作,其中发表的就有8篇,半数皆与鲁迅有关。为了熟悉鲁迅研究并撰写硕士学位论文《鲁迅与茅盾农村题材创作比较观》,我曾转益多师,向林非、单演义、张梦阳、张华、王世家等先生当面请教,受益良多。特别是我第一次踏进中国社科院大门见到了张梦阳先生,听讲之余还看到他在研究室屋中放着小床,得知他经常不下班就在这里从事研究和休息,我才知道搞研究可以如此专注和拼搏,这对我确实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毕业后,我仍然坚持从事鲁迅研究,曾和师弟阎晶明合作论文《建构“立人”的系统机制——鲁迅论中国人》,此文发表后即为人大报刊资料复印。后来,为了进修,我进了北师大王富仁先生家的门,为了攻读博士学位我又进了武汉大学易竹贤先生家的门,都多有增益、多所承教、多有启迪,也多有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我与内地的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老师们都多少结下了学研之缘。我曾在关于鲁迅的两本著作《民族魂与中国人》《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有内地和台湾两个版本)的后记中,对相关情况都有所介绍,这里且从略。但不能从略的是我对许多学术先辈、老师及编辑先生们的感激之情!

再次,我与鲁迅有“教研之缘”。如果说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时,还只能“传授”鲁迅作品,那么当我于1986年成为高校教师后,则一直注意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从教过程中,讲授鲁迅及鲁迅研究成为我最喜欢的课程,与研究生们讨论鲁迅,也成了教学相长的有益之事。我曾多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鲁迅选修课,讲授鲁迅时经常脱稿发挥,且能理论联系实际,讲述鲁迅与人生、与文学、与社会、与世界以及与时政的种种关联,显示着“学为世用”的学术取向。比如,我曾有意识地引导我的博士生周惠研究鲁迅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且很快在《鲁迅研究月刊》上发表了论文,其后续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也包含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我常常引导学生进入鲁迅研究的“实验场域”,强调实验性研究与鲁迅研究的关联,认为在此基础上的学术进取具有实验性和挑战性,在鲁迅研究中进行学术操练,可以获得学术经验和学术信心等等,对于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们来说,往往具有特别重要的奠基性的意义。近年来,我仍热衷于从事鲁迅研究方面的活动,兼任着中国鲁迅学会副会长、《国际鲁迅研究》集刊编委等职,不仅积极组织过全国性的鲁迅研究会议,主编了《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还特别能够坚持引导研究生关注鲁迅研究,近期就与我的多位博士生研究了有关鲁迅的多个论题,且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我在出国旅途中撰写这篇小文时,我觉得鲁迅及鲁迅文化滋养了我和我的学生,进而也与这个生生不息、春秋代序的世界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关联。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文章

高一下册古诗鉴赏:塞下曲六首·其一

  导读: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7....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