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字音字形练习(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
字音字形部分内容是中考语文一定会考的内容,积累常见...
袁媛
据统计表明,“从2000-2009年的10年时间,只有47本以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著面世”,显示出近年来我国对于期刊系统研究的力度是不够的。而复旦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蔡兴水新作《巴金与〈收获〉研究》,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对于期刊的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专著。
该著旨在研究《收获》这份对当代作出独特、重大贡献的文学期刊的存在和价值。主体部分将文学理论和人物访谈相结合,对巴金与《收获》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都依据实证材料作出了阐述。从文风看,行文通俗、平实,坚持用事实说话,令读者有平实厚重、耳目一新之感。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该著在同类专著中独树一家之言,真正做到了别出心裁。
在《马原访谈录》中,马原说过这样一句话:“读死人的书不读活人的书。因为读活人的书浪费时间,没筛选过,没沉淀过,沙里淘金,太不划算。”而作者偏偏选择了“读活人的书”,尽管他深知研究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文学期刊难度较大。因为中国当前的文学期刊研究,以考察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期刊居多,对当代文学期刊的研究文章非常有限。该书逆其道而行之,其目的是“立体地勾画新文学地形图,寻求二十世纪前半叶文学大师们的精神血脉在五十年代之后的延续,以及总结新中国的文学发展成就,尤其是‘文革’后的文学流布态势和运行趋势”。作者克服了几乎没有任何参考借鉴的困难,白手起家,知难而进,从“探讨这份文学期刊的编辑、创作和读者接受、市场发行运作的历史”入手,对这份文学期刊的存在和价值加以深入的探究。终于水滴石穿,将丰硕的研究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如作者的恩师贾植芳先生所说:“做一个知识分子,总是要背着十字架往上走。”作者选择研究《收获》这一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文学期刊,不只是文学史上一个时间段的延伸,更是学术精神薪火相传的精神所在。
结合当今国内期刊研究现状来看,关于期刊发展环境的研究是期刊研究所遗漏的环节,很多研究者没有从宏观角度深入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期刊的影响,对于期刊发展的价值、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影响论证不够充分。可喜的是,《巴金与〈收获〉研究》恰恰突破了这一现状,从期刊发展环境出发,饮水思源,探究《收获》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价值。
在该著的上篇中,第一章描述了《收获》五十多年发展史的三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开创与奠基(1957-1960)、僵持与过渡(1964-1966)、发展与成熟(1979-2009),对各时期《收获》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展开论述,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第二章《编者与〈收获〉》主要论述了四位主要编者巴金、靳以、萧岱、李小林这三代人相互延续又不断发展的编辑思想和个性魅力,以及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收获》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第三章《作者与〈收获〉》中,作者将目光投向《收获》数量庞大的作家群,关注时代背景与作家作品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作者从包容众多和而不同特色的作家网络中细分出三大最具代表性的作者类型并详细论述。第四章回顾《收获》创刊以来各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他同类刊物的状况,选取了部分具有长远影响和突出意义的专栏进行详细分析。
整个上篇不仅全方位地展现了《收获》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还结合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深入剖析了《收获》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影响。
上篇中所阐述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坐在图书馆里参考相关资料就可以得出的,作者在搜集整理了大量相关信息后,走访了二十余位熟悉《收获》的知情者,为《收获》的研究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的访谈对象主要有三类人群:一类是作家,如冯骥才、王安忆、张抗抗等,另一类是重要知情人,他们亲眼见证了《收获》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的成长历程;还有一类是《收获》的编辑,他们带着明确的文化使命感为刊物倾心奉献。这些人物访谈录都是研究《收获》的最直接资料,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