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沙汀名著搬上荧屏

  《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一个秋天的晚上》的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地表现在方言的妙用上。这是由于沙汀的小说原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与改编者-—当代川籍青年作家吴因易对四川方言的娴熟运用有密切关系。这又使我们悟出了另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经验:电视艺术创作的宏观调控与资源配置应当重视和加强。

  人们对物质生产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已无异议;但对精神生产是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却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沙汀名著成功地搬上荧屏,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宝贵的启示。

  第一,像沙汀名著这样的文学精品,如果不是我们在对整个电视剧创作的题材规划时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即对总量、结构、内容上进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造就“四有”新人的宏观调控,而是一味追求收视率和盲目媚俗,那么,是很难进入电视剧艺术家的创作视野的,即使进入了,也很可能被另一些趋时媚俗的选题所“挤”掉。因为改编拍摄沙汀名著,一是难度高,二是经费缺。没有决策者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没有编、导、演们“着意于久远”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很难成功的。

  第二,沙汀名著的成功搬上荧屏,又一次证明电视艺术生产同样有一个资源配置和实现生产力诸因素的优化组合的问题。没有吴因易(他是电视剧《唐明皇》的小说原著者)这样的从小在蜀文化里“泡”大的沙汀的“小老乡”(其实我更愿意说他本身就是“在其香居茶馆里”成长起来的作家)出任改编,那原著的文学神韵、方言优势,很难在荧屏上传达得如此理想;没有马功伟这样的勤奋研读过沙汀名著并具有驾驭电视语言一定能力的青年导演执导,那对原著灵魂的总体审美把握就不会如此准确,没有来自成都市话剧团、遂宁市川剧团的一批土生土长于四川的演员们的通力合作,那原著的生活气息和人物形象也不可能在荧屏上再现得那么活灵活现,而没有沙汀故乡绵阳市、安县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原著的时代氛围、地方色彩的艺术再现更不能设想;……诸方面因素的优化组合,互补生辉,无疑在相当完美的程度上实现了电视剧生产力的“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一经验,值得推广。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剧艺术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更有效地提高电视剧艺术的文化品位,我们有理由呼吁电视剧界吸引更多的文学艺术界的一流人才和寻求更广泛的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以实现生产力诸因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一个秋天的晚上》从小说到电视剧获得成功之后,吴因易、马功伟及其创作集体并未僵旗息鼓、鸣金收兵,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合作,又开始着手改编拍摄沙汀的著名长篇小说《淘金记》了。这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启示:把文学名著搬上荧屏,需要有意识地相对稳定地培养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作集体。

  要成功地把文学名著搬上荧屏,决非易事,它需要创作主体具备相应的文化准备和审美素养。小说创作与电视剧创作不同,改编文学名著,要求改编者努力通晓文学语言思维的规律,又熟谙视听语言思维的规律,还应与导演的艺术风格、审美创造个性有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而导演,尤其应擅长领悟文学语言的底蕴并将其成功地转化为荧屏上的视听语言。在这里,编导之间的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协同配合,是把文学名著成功地搬上荧屏的基础。应当说,无论是编剧、导演乃至演员和其它摄、录、美等创作人员,在改编拍摄文学名著时,都需要不断积累和丰富这方面的实践经验,都需要不断协调彼此间的集体创作活动,惟其如此,强调这样的创作集体的相对稳定和多次合作,才十分必要。实践证明,那些今日偶然合作、明日又各走东西,不断改头换面、涉猎新的题材领域的散兵游勇式的摄制组,尽管也可能一鸣惊人,但终究是县花一现,难于拍一部上一个新台阶的。

  (《有感于沙汀名著搬上荧屏》,仲呈祥)

推荐文章

中考化学知识点: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

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  ①夏天打开汽水瓶...

《朗读者》精华句子摘抄——父 亲

  《朗读者》精华句子摘抄——父 亲  61. 记得,...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