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于营造开放性的故事结局

  沙汀的文学创作已有一个甲子之久了,它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1931—1937年的上海时期,1939—1949年的安县时期,以及建国后的时期。沙汀小说尤其是第二个阶段的小说热衷于写恶人,写人物争吵,使用方言,讲述没有完结的故事并获得成功,我以为这正是其创作定势作用的结果。沙汀小说中的恶人们大摇大摆,鱼贯而出,没完没了;沙汀小说中的人物怒气冲冲,用四川方言朝争暮吵,没完没了;与之相类似的是,沙汀小说致力于开放性故事结局的营造,它们或大大小小,或平行交叉,或以一点为原点向四面发射,总之,同样地也是没完没了。

  一、沙汀小说热衷于开放性故事;

  结局的营造的表现让故事在高潮中嘎然而止,把结局于不知不觉中省掉,是沙汀小说开放性故事结局的表现之一,代表作如《在其香居茶馆里》、《选灾》。前者在方、邢二人难打难分的时候,通过米贩子蒋门神的嘴,说出人早已放出的消息,紧接着便在人们的一片惊讶声中结束全文。后者中的篾匠二爸为了抢栽抢种,不误农时,从伪国大代表选举会场中逃了出来。第二天支派儿媳上街去应付投票,不料会场上两派地方势力内讧动武,媳妇无辜被开枪打死。小说写到副保长带回凶信,并煽动他“是幺蛮子那边先开的枪,乡长叫你马上进城去抵住告”,小说便没商量地结束了,但这却意味着一个更扣人心弦的故事的开始。一个人的故事结束了,可另一个人马上又会把同样的故事延续下去,这是沙汀小说开放性故事结局的表现之二,代表作如《模范县长》、《防空》。前者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几个闲人轮流叙述一位县长的厄运,那肆无忌惮的县长最后丢了官了。可就在这位“模范县长”的劣迹刚刚被讲述完毕的时候,突然由成都方向抬进场来的几乘滑竿上,走下气派非凡的“黄泥制服的青年”及其家眷,聪明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模范县长”的接班人来了,“模范县长”的故事又该有续集了。《防空》中的防空专家愚生在一枚瞎火炸弹面前,出尽了洋相被撤职了,但他的继任者绸缎铺小老板,在上任后居然把办公地点改成了“川剧的练习”地。看来,只要模范县长、防空专家们后继有人,他们底面不符的故事就不会结束。

  二、沙汀小说热衷于开放性故事;

  结局的营造的创作定势成因剖析在许多作家热衷于意识流手法运用的三四十年代,沙汀和许多四川籍作家却热衷于讲故事。李怡认为这是四川龙门阵文化带给他们的影响。何谓龙门阵?龙门阵可以说是四川地区的一种民间叙事习俗。聊天、讲故事都称为“摆龙门阵”。所以,故事情节也就成了沙汀等“四川作家叙事结构的中心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的地域文化培植了四川作家的故事情结。

  三、沙汀小说热衷于开放性故事;

  结局的营造的文学史意义一是它使得沙汀的小说超越了它所描写的“范围的狭小”而具有广阔的意义空间。沙汀小说大都取材四川偏僻小镇,每一篇的人物也不多,但由于开放性故事结局的营造,往往取得了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效果。二是它使沙汀小说的发展频频突转,结局往往出人意料,故能给阅读者以一种“惊奇”之感。我们厌恶那种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小说,厌恶中国传统文学中千篇一律的大团圆结局,而沙汀的小说,却总给人一种惊奇的感觉。这是因为沙汀的小说,常常把某些对于理解其中重要事件和情境是必不可少的细节隐瞒起来,这就必定比那些把所有信息都提供出来的文本更难于理解。

  (《热衷于营造开放性的故事结局——沙汀小说创作定势研究之一》,陆衡)

推荐文章

初中数学《线段》教案

4.7线段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

中考英语易错题专题四:情态动词(含解析)

1. -Must I stay at home, Mu...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