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作家老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他积40年心血营造的独特的文学世界,为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国外,老舍也是作品被译介最多、译介国家最多、被研究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自1939年高克毅首次把老舍介绍到美国文学界,自1944年王际真首次把老舍小说翻译到美国,至今已将近70年。这80年里,老舍作品的译本有近60篇之多(包括重译),有些重译本达3个以上。其间,因为受到翻译赞助人、政治意识形态、译者意识形态的控制等原因,老舍的有些小说被翻译时曾遭到删减和改写,老舍作品的研究也经历过社会政治的表层阅读,但最终都复归了文本的直译再现和文学性研究。在这曲折坎坷的翻译和研究进程里,译者通过翻译老舍的长短篇小说、戏剧、评论等进入老舍世界,与之对话;研究者通过阅读的方式走进老舍世界,阐释老舍,在海外形成一个庞大的老舍翻译和研究网,与国内研究由不谋而合,到“反动”,再到互动互补的过程。梳理老舍———中国学术文化之树上的一朵奇葩———在美国的翻译与研究,不仅有助于国内同行了解老舍作品在美国译介与研究的历时变化及其原因,丰富和深化国内的研究,还能给予海内外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启示。

  老舍作品在美国的译介;

  194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小说集》(ContemporaryChinese Stories)译本,译者是美籍华裔学者王际真(Zhi-chenWang)。在美国,王际真享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研究奠基人的美誉。[1](P4)该集子收有老舍的5个短篇小说译本:《黑白李》(BlackLi and White Li)、《眼镜》(The Glasses)、《抱孙》(Grandma TakesCharge)、《麻醉师》(ThePhilanthropist)、《柳家大院》(Liu’sCourt)。这是老舍小说首次被译介到美国。1968年,纽约格林豪斯出版社(NewYork,Greenhouse Press)再版了这本小说集。1945年,伊文·金(Even king)翻译了《骆驼祥子》(Rickshaw Boy)。1948年,他翻译了《离婚》(Divorce)。两部小说均由纽约雷诺与希区考克出版社(New York,Reynal and Hitchcock)出版,且前者1946年由纽约桑代尔和伦敦迈克尔约瑟夫出版社(NewYork, Sun DialPress, LondonMichael Joseph)再版。当时出版社选择伊文·金翻译老舍小说,可能是因为他曾在中国做过外交官,对中国社会与文化比较了解。在中国做外交官期间,他还写过一本书《亚洲人的亚洲:日本人占领的手段》。

  1949年,老舍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结束“美国之旅”归国。1951年,英国的登特父子阿尔定有限出版公司(J.M.Dent and Sons LTD AldineHouse)出版了老舍的长篇小说《天狗》(Heavens-ent,1951)。归国前,老舍与郭镜秋合译完成的《鼓书艺人》(TheDrum Singers)在1952年由纽约雷诺与希区考克出版社如期出版。在美逗留期间,他还与浦爱德合作翻译了《四世同堂》第3部《饥荒》(Yellow Storm, 1951)。其后,因为中苏建交、中美关系恶化、老舍回国等原因, 1953年至1963年没有老舍作品在美国翻译出版。

  文革之后,国内自1978年始再次掀起老舍研究热;同时,美国也掀起新一轮老舍作品翻译热。新时期之后的第一个译本是对《骆驼祥子》的重译(1979),译者琼·詹姆斯。他在译本“序言”里特别提到,该译本所依据的原文与伊文·金的版本相同。此时译者卸却了政治包袱,所以正如译者自己所言,全篇小说除了个别字词表达变异外,没有一处删减和改写。译者显然想再现中文文本原貌。

  老舍作品在美国的研究;

  老舍研究在美国从整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老舍小说研究较其作品译介早,但研究之路步履维艰。1940年到1960年没有老舍研究的论文发表。1961年,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的出版才结束了长达20年老舍研究的沉寂期。在书中,他辟专章较为全面地讨论了老舍早期小说的艺术成就。同一年,一位叫西里尔·伯奇(CyrilBirch)的英裔美籍中国文学研究者也撰写了一篇长达18页的论文《老舍:幽默中的幽默家》“主要论述了老舍的政治生活背景和小说创作的政治背景。”新时期的老舍研究开始突破生平和文化背景的介绍,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对作品文学性的研究。这一时期除了以老舍为研究对象撰写博士论文之外,期刊或会议论文集里的单篇论文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作品的寓意作深度挖掘,成果颇丰。王德威从1982年撰写了有关老舍的博士论文后,这么多年对老舍研究仍然没有停止,又分别从老舍的战争小说、老舍的爱国小说和老舍与台湾文学的关系等多角度审视老舍小说的艺术成就。尤其是他与美国其他学者对国内定位老舍为“现实主义作家”、“爱国进步作家”的提法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等。陶普义则以对《四世同堂》的新见解,在海内外老舍研究界反响很大。

  正是一批华裔美籍学者,如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加入到美国老舍研究的行列,由于他们独特的地域身份,使得老舍研究的视角新颖独特;由于他们集中西文化于一身,能更好地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视角观照并分析老舍作品,从而真正地实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可能;又由于他们不同于中国学者的语境和学术背景,他们的研究与国内研究互动、互补,相映成辉。

推荐文章

【信托合同】个人财产信托合同

甲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  住址...

大全参考范文4篇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