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了茅盾逝世30周年暨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研讨会,读了论文,听了发言,令人视野开阔,精神奋发,对茅盾研究的未来充满期待。

  世界文学的眼光

  这次研讨会突出特点是联系文坛实际,以世界文学的眼光从总体上对茅盾的贡献及历史地位作出了新的论述。茅盾作为中国新文学的文学巨匠,其作品出版以来,国内外尽管有些噪音,但总体上是受到好评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非难茅盾及其作品的声音,如重写文学史的浪潮,90年代出版的《二十世纪大师文库》,茅盾就被除名在20世纪众多文学经典作家之外。学界对此发表了许多质疑的文章,指出茅盾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名字和作品被许多国家列入世界文学名人录或集子,如《世界文学大系》《大百科全书》《东方文学大辞典》等,称赞他的作品是“世界进步文化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坛和世界文坛”作出了贡献。

  这次研讨会上,有的学者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与作品角度论述茅盾的贡献,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对于世界文学,特别是进步文学所产生的作用。有位学者提交了《茅盾及现代文学的经典意义》的论文,从经典作家作品的角度评价茅盾,指出经典作品应探寻其“究竟有什么优点,作品艺术究竟有什么贡献,而这些优点和贡献是别的作家所不具备的”。从这个要求出发,论文认为,茅盾作为经典作家,其经典作品《子夜》的特点是“史诗般的气魄、宏阔的小说艺术结构”、“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度关切和剖析,对于资产阶级、时代精神的现实表现和历史诉说”。

  有的论者认为作为文学大师、巨匠,且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位置,其艺术标记是具有独特而又多样的文学风格。据此有的论文从这个角度评论茅盾作为新文学大师的特色,指出茅盾作品是以恣肆磅礴而又雕琢精细的统一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的(见《茅盾的文学风格》)。论文分析了这种风格特点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蚀》开始具有这种风格的特色,即从广阔的背景中细致描摹人事变幻。《虹》的雄浑与细密的风格已近成熟。《子夜》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的独特风格。《锻炼》对《子夜》的风格有所继承,也有新探索。这篇论文还认为,统一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只是茅盾创作的突出方面,他的作品艺术意境又是多种多样的。如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及许多短篇和一些散文都是有不同风采的,从而构成茅盾艺术世界的千姿百态!

  从经典作家作品及文学风格角度评价作为新文学大师茅盾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这在过去的论著中已有所论述,不过这次研讨会上的阐述是有针对性的,更全面的、更系统的,其中不乏新颖之处。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贬损茅盾现象时,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外很多肯定、赞扬茅盾的评论。这次研讨会我们也能听到与会者报告当代海外评论茅盾的讯息。其突出特点在于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评论茅盾的贡献。新加坡著名作家周颖南、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等经常应邀出席中国茅盾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或撰文充分肯定茅盾在中国及世界文坛的作用,其中特别提及茅盾对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东南亚华文文学界对于茅盾的介绍、评论、研究至为重视。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了《茅盾的新文学精神》、泰国留中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的文学风格》《茅盾丁玲与中国新文学》,菲律宾举办茅盾与中国现代作家的讲座,菲华报纸还发表了茅盾研究的文章。

  茅盾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作家在国际文坛上必然会引起反响,除了上述提到的东南亚作家外,还有其他国家。前不久有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该国现有的大学,设有修习现代中国文学的课程,其中就要解读茅盾的《春蚕》,还听到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学者研究、评价茅盾近况的讯息,令人欣慰!应该特别提到日本及德国研究茅盾的情况。有些学者述说近年来日本学术界茅盾研究情况,出版了茅盾研究专著、发表了许多茅盾研究论文,中国学者也在日本刊物上发表茅盾研究论文。日本学者对于茅盾的评价很高,如该国英国文学研究者筱田一士认为《子夜》是20世纪世界文学杰出的十部巨作之一(《二十世纪十大小说》1986年),指出茅盾的《子夜》“以想象全社会的想象力而言,茅盾在同一时代的中国作家中可谓最杰出的存在”。他还认为《子夜》把两种语言——小说语言(虚构)和非小说类(即非虚构)混在一起,是探求20世纪的全体小说(构建整体结构的全社会小说)的实验小说。《子夜》在同时代的世界文学上具有先驱性的存在,有其独创性。

  在研讨会上有位学者还介绍德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家顾彬在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一书中对茅盾的评价,顾彬认为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方面,茅盾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且是“成功者”,他批评“当前新一代的中国文学批评界轻率地”把茅盾“贬为概念化写作的代表”,他说“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看”,“茅盾却是一个技法高明的作家”。

  多维新探索的活力

  茅盾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茅盾的现实主义、现代性、文学与政治联姻等,这次研讨会能联系实际从不同方面进行新的探讨。

  有人认为茅盾作品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恰恰是当下文坛所缺乏的,应当大力提倡,论者除了从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方面论述茅盾现实主义特色,还联系当下的文学现象,引出茅盾现实主义新特色及其价值。有的学者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茅盾作品中现实主义的特点以及对当代文坛的启示。《茅盾论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及其当代意义》从小说描写引申和生发开去,论述茅盾现实主义人物描写主张并阐释其在当代文坛的借鉴和启示意义,颇有新意。

  不少论者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是要与时俱进的,当下的现实主义创作有很多变化,茅盾的现实主义创作显然“有种种不够完美之处”。言外之意,茅盾现实主义继承问题值得考虑。有的学者针对这种主张,在其论文《真实性与陌生化——茅盾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尽管茅盾的现实主义小说有缺陷,“但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都是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值得作家们反思和借鉴”。为此论文运用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以“陌生化”手段表现生活真实的主张分析《动摇》《子夜》现实主义的新特点。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它为研究茅盾的现实主义问题增添了新的因素。

  把西方“现代性”的概念引入茅盾研究领域,这在近年来茅盾研究中时有所见。不过这次会议涉及“现代性”问题却是有特点的。有人运用“现代性”理论探讨茅盾创作的特色,论文《析茅盾〈蚀〉三部曲中丰富而矛盾的现代性冲突》,对于现代性采取这样的说法,即把现代性分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论文认为茅盾早期作品的“现代性”呈现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交错、混杂,甚至冲突的景观。这种冲突表现在女性形象上,因之《蚀》的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具有独特魅力。

  针对有些论者把“现代性”融入茅盾作品仅限于表现在作品的精神内涵方面的看法,提出还应当联系作品的艺术形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现代性”,否则便会流于偏颇。

  有的与会者还运用“现代性”理论,探讨茅盾改革《小说月报》在当年的作用。这位论者认为从西方思想史来说,“现代性”是西方市场经济中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在反对封建斗争中有一定的作用。茅盾改革《小说月报》的年代类似西方市民经济时代,因此他的改革行动被称为具有“现代性”,即是进步的举动。与会论者从各个角度探讨“现代性”的内涵,无论从创作实践,或者从文学活动方面,与会论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加深与扩展了茅盾的研究。

  从政治与文学关系的角度来探讨茅盾的创作特色,也是这次研讨会的亮点,引人注意,如《茅盾小说:政治叙事的两重视角与效应》认为茅盾的小说在政治叙事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它指出文学创作的政治叙事,存在着最基本的形态,即阶级政治和民族政治的阐释,茅盾创作政治叙事中的“民族政治”阐释占着极重要的位置,这表现在他的作品“对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作了全方位的表现,当然他的创作也涉及“阶级政治”视角。这就是说非常重视中国社会政治结构、阶级关系的复杂情况,同时,在政治视野中也很注重个人性,即“个人想象空间”的拓展,这就是要求阶级政治与个性表达相融合的问题。该文既看到茅盾创作政治叙事的独特性、复杂性,也注意到其矛盾性,即透视其蕴涵着政治要求与个人表达的背离。

  该文指出,茅盾创作政治叙事获得成功,是同茅盾以自己的独特眼光观察世界,并且将内心体验凝聚力灌注了浓厚情感的艺术审美感受分不开的。当然,作者的独特眼光,需要正确的政治立场的指导。论文指出夏志清在评价《蚀》时“抛弃了政治立场、党派立场”的作用,不承认《蚀》“强烈的”“表达”“政治、党派观念”。这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

  造就研究新军

  茅盾研究取得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依我看来无疑是与有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分不开的。这支队伍的特点是老中青结合,且代代相传的,其中中青年学者在研究中所作出的成绩非常突出,从这次研讨会也可以看出来。

  当茅盾受到一些人质疑、非难之时,一批中青年学者纷纷撰文、著书,既坚持大方向,又善于摆事实、讲道理,给予有力回应。在这次研讨会上不少涉及这类问题的文章,都是出自他们之手的。

  中青年学者敏感性强,往往能够发现新问题,这次研讨会提出的新课题,不少是来自他们的。如茅盾的文化外交、文化交流、茅盾的书法、茅盾与报纸、茅盾与陈独秀、张闻天等共产党人的关系,还有茅盾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当代日本与德国学者与茅盾研究等等。这些论题有的已写成论文,有的仅是轮廓,需要敷衍成文。这说明茅盾研究领域的扩大与中青年学者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研究者历来都是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这就要求研究者包括中青年学者在内,要善于倾听不同声音,然后择其善而从之。比如茅盾对文学翻译事业的贡献,这类题目过去已有人做过,这次会上看到这类论文较过去发表的有新意,不过还可以深化,如茅盾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还有茅盾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问题,学界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如何进一步探讨,也是值得注意的。如茅盾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了哪些研究,这些研究对他的创作、文论等有哪些影响,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哪些独特贡献?可以与鲁迅、郭沫若等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作些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他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上的特色。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一大批年轻学者,如硕士、博士或者是大学生、研究生、教师,他们虎虎有生气,不少人提交了有见解的论文,在讨论中,又能够充分发挥百家争鸣的精神,阐发自己的意见,有助于将讨论引向深入,这是难能可贵的。相信他们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逐步成熟起来。茅盾研究需要大量的新军,为茅盾研究增添力量。

  呼唤造就研究队伍的新军,就要重视学术阵地。中国茅盾研究会出版过不定期的《茅盾研究》辑刊,作用不小,今后应继续办下去,还要有所改进。国内不少出版社出版了大量茅盾研究专书,其中厦门大学出版社的《茅盾研究丛书》就出版5本,在茅盾研究界有点影响;国内很多刊物发表了不少茅盾研究文章。许多国家出版机构也出版或发表茅盾研究书籍与文章,近年新加坡文艺协会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新文学系列》,其中收入茅盾研究的论著,泰国留中大学出版社也出版茅盾研究著作等。我们希望这些热心出版茅盾研究书籍的单位,能够继续多出茅盾研究的好书与好文章。(庄钟庆)

推荐文章

初中化学知识点:盐与碱(酸)反应型

贤知助手整理了年初中化学知识点:盐与碱(酸)反应型,希...

百货、文化用品商商购销合同

百货、文化用品商商购销合同  (84)商百字第24号 ...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