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英国人对足球的狂热
Football is, I do think, th...
冯至(1905—1993)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诗人、学者、翻译家。新时期的冯至诗歌研究,根据研究者的学术观念的变化可分为80年代大而全的横向描述和90年代小而精的纵向探讨两个时期,其中学术思潮的转变导致研究者对冯至的现代主义诗歌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尤其突出。冯至作为诗人,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也就是从陆耀东到现在的冯诗研究,大致可分为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阶段。
一、大而全、横向描述的80年代冯至诗歌研究这一阶段是从1982年陆耀东的《论冯至的诗》到1990年袁可嘉的《诗人四重奏》为止,这个阶段的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研究冯至诗歌的艺术特色,以陆耀东、袁可嘉为代表陆耀东率先发表的《论冯至的诗》(1982)、《冯至》(1986)(1)幽婉名篇——《昨日之歌》奠定了诗人冯至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2)向生活深处迈步,在艺术之峰攀登——《北游及其他》。(3)首首有诗意的《十四行集》。
(二)研究冯至的诗歌创作与外部影响,以於仁涵和张宽为代表。(1)抒情哲理化。(2)哲理抒情化的《十四行集》。
二,以《十四行集》为中心,多元化、多向度90年代的冯至诗歌研究。
如果说80年代的冯至诗歌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大而全、对冯至诗歌创作先后顺序作纵向描述的话,那么90年代的冯至诗歌研究则是小而精,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代表作《十四行集》的思想文化研究作出的纵向深入探讨上。(一)凡尼、冯金红的“体验的世界”(二)考查冯至《十四行集》与中外文化关系,主要代表则是解志熙、王毅、段从学(三)把冯至的20年代的创作和《十四行集》联系起来研究并认定《十四行集》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主要代表是方李珍、蓝棣之和孙玉石。
从以上对新时期20年的冯至诗歌研究成果的综述中,可以看出,80年代的诗歌研究主要受到当时学术思潮和论者学识的影响,使得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代表作的《十四行集》和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二三十年代的部分诗作被认为是“颓废”的而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而90年代随着文本细读的“方法热”和“文化热”的兴起,才得以深入的研究,表现了新时期研究者对被认为是“颓废”的现代主义诗歌的重新打量和再认识。不过,与中国新诗史的其他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等相比,冯至的诗歌研究仍是一个寂寞的领地,跟冯至的诗艺成就,及其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直到现在都没有比较全面的研究论著出现。作为诗人的冯至研究尚且如此,把冯至的翻译与创作、不同文体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个案研究就更缺乏了。
(《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综述》,罗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