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与山花

  总算把《李自成》的第一卷看完了。我手头的还是旧版,5卷12册的那种。新版的应当是10册,前两册《潼关南原大战》和《商洛壮歌》中应当收入了旧版第一卷的内容。

  作者本人似乎对“潼关之战”比较中意,因为他经过考证,断定历史上并未发生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为了艺术需要,他自己着手依据当地风貌和历史背景,虚构出了这场激烈的战争。

  作者这番取舍史料和创作的意识,真的很了不起。不过,我读完这段故事后,还是觉得不尽兴。有点不礼貌的说,这段战斗的描写,感觉有点假。问题出在哪里呢?书中对战争发生的一切前因后果都有交代,对地理地形都有考察,连当地方言都做了研究,还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就出在“全知全能”上了。实际战争中,即使再高明的指挥者也不可能洞察一切信息,这才令战争充满悬念,紧张刺激。我们读战争故事,一定程度上就是追求这种刺激。所以,小说家有必要隐瞒一点消息,设置一点悬念。第一卷里的悬念太少,对农民军的正面形象塑造的笔墨又太重,以至于最终战败的时候,我心里还没转过弯来。农民军那么能打,策略又正确,怎么就输了呢?

  相比之下,第一卷的后半部分倒是更为精彩。李自成与张献忠的“谷城会”,也差不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情节紧张,悬念百出,人物刻画得生动活泼。可以说,张献忠一派的人物,比起李自成一派,更容易让人留下印象。

  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那些或英雄或狗熊的男子们,而是高夫人身边的两个姑娘,慧英和慧梅。尤其是慧梅,好像不少年纪大一些的读者们,也都最喜欢她。那么美丽的姑娘,明媚中透着刚强。我们忘不了她那陶醉了整个村寨的笛声,忘不了她指着满山鲜花激动的大叫。那是戎马倥偬之际,一首最温柔的小诗。

  风云奔走

  时光倒流二十年,《李自成》在国人眼中曾经就是“历史小说”的代名词。自60年代至80年代,《李自成》雄踞历史小说领域长达二十余年,同时代和稍后问世的那些历史小说都被其光芒所遮蔽。后来的农民起义题材小说,即便是其中佼佼者,也只被视作在模仿《李自成》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已。可以说,姚雪垠才是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鼻祖。

  物极必反,历史学界在极端重视农民起义研究的意识形态结束后,就对李自成起义渐渐丧失兴趣,而历史小说的创作也从农民英雄本位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帝王将相本位。姚雪垠的《李自成》在90年代以后地位一落千丈,仅仅在当年的小说迷心中还留下偶像的剪影。不过有一弊必有一利,在淡化了阶级斗争观的今天,读者们也许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李自成》的文学价值。我之所以下决心读《李自成》,就是因为看到一些网友推荐说至少该看看这部长篇小说的前两卷。

  周日夜里终于把第二卷看完了。我觉得尽管书中的毛病如今看起来很明显,但是作者写得最精彩的那些笔墨,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却未必能企及。姚雪垠在写作小说的第二卷时,比起第一卷,驾驭素材的经验更丰富,笔法更老练,虚构与史实的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炉火纯青的地步。叙事的主次线索清晰、流畅,如众川归海;写景则浪漫缤纷,如白鸥舞于浪尖;发表议论时有理有据,不做作,虽然嫌啰嗦了一点。

  拿第一卷中的“潼关南原之战”与第二卷中的“商洛山之战”相比较,虽然这两次战斗的过程都是作者虚构的成分居多,但是后者写得明显比前者好。“潼关南原之战”采用了较为传统的“鸟瞰式”手法,先写两军最高将领的帷幄准备,再写两军对垒的战斗全程,从头到脚,连每一支队伍的一进一退都构思到了,然而最后给读者的感觉却透着假,不真实:战争会按照这样理性的逻辑有计划的展开吗?“商洛山之战”则采用了多线索、多侧面的写法,李自成、刘宗敏、高夫人等主人公各有各的战场,有文斗有武斗,有智取有血战,有主有次,既齐头并进又互为衬托,结果这次规模并不很大的战斗却让读者体验到扣人心弦的真实感。这是现代战争题材作品的写法对于传统文学写法的超越,而姚雪垠在70年代就已经很好的把握了这种写法,实在让人起敬。

  第二卷在故事容量上也比第一卷占优势,情节跨度更大(商洛破剿,汉水突围,郧阳养兵,洛阳大捷),出场人物更多(李岩与红娘子写得很有创意,是一个大亮点)。而且,在这一卷所描写的时期,李自成起义正处于从低谷走向高潮的阶段,全篇的笔调激昂而乐观。反之,崇祯阵营则是暮气沉沉,江河日下。这种对比营造出了义军必胜的气势,以至于在本卷的结尾,当李自成的大军奔赴开封时,读者心里也充满了对胜利的憧憬,心情澎湃,浮想联翩。就算已经知道《李自成》的第三卷成就不如前两卷,可是第二卷的结尾就让你忍不住想接着读下去。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历史悲剧与小说家言

  《李自成》的第三卷是一场大悲剧的预演,在1981年本卷出版时,内容提要就是这样向读者们预告的。那么哪一个故事更加悲伤呢?是开封灭城的历史悲剧,还是慧梅出嫁的个人悲剧呢?或者哪些旁的无奈、可惜、可叹的故事打动了你?

  从整体上看,姚雪垠先生在写作第三卷时,笔触已经不如以前细腻,有一些段落写的比较平铺直叙、比较粗线条,构思重复、简单、甚或矛盾的地方也多起来。比如三雄聚会这一节,尽管铺垫得气氛紧张,可是逻辑条理与性格矛盾都越写越乱,显得虎头蛇尾。不过,书中还是有不少篇章保持了精致的写作水平,有一些篇章的构思也很有深意。开封围城中虚构出的张存仁一家惨案,貌似矫情做作,却很好地切入了围城中百姓生活的苦难,相比徐兴业先生在《金瓯缺》第四卷中对开封沦陷的描写,本书将人民的不幸反映得更加真实、更加感人。

  数十万人口的开封被滔滔洪水淹没,究竟是明军决堤还是李自成决堤,这一直是明末历史研究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依据不同的资料、线索,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让我想起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莫斯科大火的议论。拿破仑侵入俄国首都后,莫斯科为大火所焚。俄国人说这自然是拿破仑军队的暴行,法国人则说这是俄国人自己干的焦土政策。战争过去不过几十年时间,托尔斯泰在写作时面对的资料已经繁杂难辩。于是他只能客观的说,莫斯科的建筑大都是木建筑结构,在敌军占领的情况下,消防意识下降,即使没有人故意纵火,因失火也很可能引起大规模火灾。

  姚雪垠在本书中并不是没有考虑开封洪灾是否天灾的问题。通过王长顺与赵河工的谈话,我们知道黄河每年秋汛都有险情,开封每年从春季就着手防汛准备,到了汛期要有上万名河工上堤,而李自成第三次包围开封长达四个月,官府无力防汛,农民军中虽然有众多河南新投士兵,但是主要将领都是陕西人,不了解黄河洪灾的可怕,也就没有重视护堤。当然,作者最后是按照明军决堤的论断写的小说。

  从书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姚雪垠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在注意吸收历史学研究成果,科学地探求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借助李岩的几次谏言,作者回答了他对李自成最终失败原因的思考。为了拉拢罗汝才的势力,为了借助罗汝才打运动战,李自成牺牲了占城治民的好时机,没能够尽早建立根据地。另外,在《李自成》的前两卷里,作者已经通过独立研究,指出“潼关大战”和“鱼腹诸山突围”的史料错误。在本卷中他显然注意到80年代对“荥阳大会”真伪性的讨论,所以借慧梅的思想表达了对“荥阳大会”的怀疑,不再坚持第一卷里的说法。

  慧梅爱情与婚姻的不幸,依然是本书中最打动人的故事。这位妙龄少女曾给多少读者以美的享受,她的不幸又让多少读者唏嘘不已?从历史的发展看,袁时中的叛变对于李自成的影响并没有多大,小说花这么大篇章描写叛变,简直就是为了给慧梅挖一个的坟墓,把历史背景编得圆一些罢了。为此,我深深地对作者不满——和后来的二月河一样,姚雪垠让爱情承担了太沉重的反封建责任。

  而本卷中,对历史描写最成功的部分,我认为不是李自成与明军的正面对垒,而是作为支线的辽东,特别是描写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的政治生活面貌。我记得曾有人夸赞作者为描写“萨满教”而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从小说看,作者的研究确实没有白费。历史学者也许不同意姚雪垠对皇太极历史地位的评价,但本书对盛京史貌的复原却绝非小说家言。

  北望辽河,

  凝眸久,

  壮怀欲碎。

  沙场静,

  但闻悲雁,

  几声清唳。

  三十年间征伐事,

  潮来潮落楼前水。

  问荒原烈士未归魂,

  凭谁祭?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八章

推荐文章

童年趣事初二作文500字【范文3篇】

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

读书·书单:《郭论:第一季(共3册) 》作者:郭德纲

基本信息书名:郭论:第一季(共3册)作者:郭德纲标签:...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