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单:《魔鬼在呢喃 》作者:多纳托·卡瑞西
基本信息书名:魔鬼在呢喃作者:多纳托·卡瑞西标签:文学...
曹禺剧作以精巧的艺术结构著称。他善于根据所要表现的生活, 精心地设计与组织戏剧神突, 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展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 使作品具有引人人胜的艺术感染力量。
综观曹禺的代表作品, 其艺术结构无一不是经过作家的匠意安排, 而十分精巧、严谨、讲究。所谓“精华在笔端, 咫尺匠心难” , 集中表现于充分地显示着生活的必然性。
曹禺的戏剧往往选择最恰当的起点开场, 因而一起始就已注定通向高潮的必然道路。不论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形式或者循环上升的结构形式, 都能殊途同归, 具有同样显著的戏剧效果。
曹禺剧作艺术结构的又一特点是容纳着极其丰富的生活内涵。他的作品故事情节从不单纯化, 而总是包含着极复杂的矛盾冲突, 包括复杂的社会生活、复杂的人物关系、复杂的思想感情……可以不夸张地说, 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的剧作包含着整整一个世界, 如同通过一滴水珠可以看到大海。他笔下的社会生活, 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复杂细胞, 通过这个细胞, 能够概括出整个社会制度。
……
曹禺剧作艺术结构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戏剧冲突的强烈性。他的作品无不波澜起伏, 开合跌宕。在重点发挥的地方, 他总是大力渲染而毫不吝惜笔墨, 促使戏剧冲突激化而产生极强烈的艺术效果。且不论《雷雨》、《日出》中各段重场戏的笔墨浓郁, 酣畅淋漓, 即使是色调灰暗、节奏迟缓的《北京人》, 仍然具有强烈的内在的戏剧冲突, 符合著名戏剧理论家琼斯关于剧本结构的定义:“一连串的悬置和危机, 或者是一系列正在迫近的和已经猛烈展开的冲突, 在一系列前后有关联的、上升的、愈发展愈快的高潮中不断出现”
文学艺术必须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特别是戏剧这一艺术形式,首要任务就是塑造出有灵魂、有血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以达到感染、教育群众的目的。
曹禺的剧作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戏剧人物真实、丰满、深刻、生动,“ 象活人一样为人蔑视、僧恨和喜爱”(高尔基《论剧本》)。其中, 包含着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 曹禺戏剧中的人物, 是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人。……不论是残暴的、虚伪的、被诅咒的恶人,还是在高压下痛苦呻吟的被同情的好人, 曹禺都力求深人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 而不是简单地、单方面地刻划他们的性格。他总是一方面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点来加深、扩大, 使之鲜明、突出, 同时又有意识地着力发掘其性格中不完全一致的“ 情感与理智矛盾”的侧面, 把明显与隐晦、尖锐与缓和、激烈与平静交错揉合, 从而塑造出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
……
其次, 曹禺剧作中的人物是发展运动的变化的人。劳逊曾经指出:“性格描写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进展。” 他引用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阿却尔的话批评了无进展的人物性格:“一个人物从头至尾总是抱着同一的态度, 这种人物其实并不能算是人, 只是两三个特征的化身,这些特征在出场十分钟内, 就已表现无遗, 以后便只是不断地重复再现, 正象一个循环小数似的。” 无数文学经典名著已充分证实了这个道理。人物性格的发展、运动, 是使人物塑造得光彩动人的一个重要秘诀。在曹禺作品中, 这个特点是很突出的。这是使他的人物活生生地站立在舞台上, 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心的内在力量。
再次, 曹禺剧作中的人物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现实社会里的人, 总是各种各样的。剧作家的任务, 就在于对自己所描写的人物找出他最有代表性的个人特点, 并且把它加深、扩大, 使这种特点依据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兴趣爱好……而变得尖锐、鲜明起来, 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 从而使出自普通人生的戏剧材料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
此外, 曹禺剧作中还有一批精彩的小角色与次要人物。他曾谈到过:“读剧本时, 不仅应该注意那些主要人物的描写, 还应该仔细研究那些出场不多、只说几句台词的人物, 学习有才能的作家们如何通过精简的语言来表现这些小角色的性格, 学习他们用简短的台词表现人物性格的本领”。
曹禺剧作中杰出的人物创造, 来自他对自己的人物的极端熟悉。他曾说过:“《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 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因此我所写的就是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正是在深刻的生活体验中, 他孕育、成熟了自己的人物。其中有些人甚至保留着作家的亲属、朋友的明显身影, 比如他曾承认过的, 在曾皓、文清、江泰的身上, 附着了他父亲“ 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 的性格。生活中那些耳濡目染、磕头碰脸的“ 太熟悉” 的人物, 在曹禺提笔写作时, 自然而然地流动在他的笔下。但是, 这绝不是一种可以轻易得到的奇异成效。生活的人毕竟不是艺术的人, 要使生活的人变成为艺术的人, 不仅在于把生活烂熟于心, 而且要经过成熟的思考。 (黄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