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苦难的枷锁挣脱黑暗的束缚

  ——论艾青诗中悲剧的力量

  有人说过,诗人的每一首诗,首先都是为诗人自己而写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诗人笔下的作品,都是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任何作品都离不开它的客观基础。将作者的艺术创作、对于社会现象的感觉,以及作者的思维变化融为一体,就能够形成一个作品独特的韵味。一个作品是特定时代特征的反应以及作者独特经历的融合。艾青一生经历坎坷曲折,他的诗歌中运用意象的表达,融入了个人的爱恨情仇和国家的苦难兴衰。

  一、创作来源的悲

  1.艾青的苦难经历艾青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据说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艾青“克父母”,于是父母把他送到贫困人家哺养,在这段时间,艾青感受到了农民的辛酸,也使得他对生身父母的叛逆愈加深刻。第一次国内革命让艾青感受到了国内的萧条和败落后,他到了法国。在法国,艾青生活中每天看到的是流浪的无业游民,异国他乡受到的民族歧视使他深深地自卑,他有着“殖民地人民深刻的耻辱和仇恨”。回到祖国之后,他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为了自己祖国和劳动人民的自由而奋斗,开始参加一些社团,这也导致了艾青开始了监狱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写下了一首《他起来了》,写下了受到多重压迫的苦难人民所遭受的屈辱和内心的挣扎,这种悲的力量,终于在抗战时刻爆发了。1941年,诗人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时候他看到陕北的情况,兴奋之情油然而生,思路更加开阔,这段时间他写的诗更加恢弘。正是由于艾青的这些坎坷经历,使他的思想充满着阳光一样的激情,要冲破一切黑暗,迈着坚定的步伐,沿着革命的道路,不断超越走向美好的明天。

  2.时代的苦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赋予了诗人特别的感触,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笼罩在反动派的统治之中,从作者被捕入狱开始,作者的诗歌之中就体现出沉重的忧郁笔调,这种忧郁体现着对黑暗时代的反抗和斗争,一直持续到建国前期。在狱中,他作了《一个拿撒勒人的死》,暗喻一种复生的升华,“在这最后的瞬间,从地平线的彼方,射出一道巨光”,暗指革命的力量在这黑暗的夜中悄悄地诞生,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燃烧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1937年,日本侵略华北,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给了艾青很大的感触,他写作了《手推车》和《雪落在大地上》,描述了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深苦难,艾青根据他的所见所闻,用冰冷的雪象征时代的悲凉,诗中也深深体现了他对受到战乱之苦的老百姓的深深同情。

  二、艾青诗中意象的悲

  托物言志是诗人常常使用的写作手法。作者睹物思情,将深切的感情,通过对于景物的描写倾泻出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艾青在自己的《诗论》中,对于意象有一个形象的阐述,说那是一种蜕变,是把感觉具体化。诗人用“土地”来承载自己的忧郁和悲哀,他的眼里常含着泪水,那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沉”。在对土地的描写中,他把满目的荒凉、土地上破败的景象以及民族的忧郁连接起来,冰冷的雪、残破的手推车还有乞丐,都是土地这个意象之内的景物。1938年,艾青从武汉前往山西,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一路上推着手推车到处流浪。他就通过描写手推车和乞丐,表达一种沉重的忧伤和对于侵略者的深深的仇恨。作者不是用笔在写诗,而是用他的血和泪在写诗。

  三、悲痛的转化———挣脱困难,走向光明

  1.艾青诗对于时代和人民的意义苦难并不悲哀,悲哀的是面对苦难不做任何的抗争。面对着自身苦难的经历和时代的坎坷,作者经受着意志的考验,如果没有坚强的性格,那些诗歌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作者选择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壮烈,为了民族和国家的解放宁愿献身。

  2.艾青诗对于七月诗派的影响

  艾青诗歌在形式和灵魂上都深深影响着七月诗派,他们从现实生活之中提取意象,融入个人的激情,表达一种崇高的品格。七月诗派在形式、精神,以及发

  展上都传承着艾青诗歌的精髓。

  艾青的诗歌是他倾诉的手段,苦难的生活中,诗歌陪伴他的成长。他的诗歌伴随着时代而发展,反映着时代的品格,他对于形象描写的独特手法,感染着读者,影响着七月诗派。更重要的是艾青的悲剧精神,那种抗争在当今的时代也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上世纪末,艾青走完了他的一生,悄悄离开了这个经历痛苦和欢乐的世界,但是他的精神会随着他不朽的诗歌一直存在。艾青在《诗论》中说:“中国的新诗,会随着社会而变动和发展,也会随着社会变动和发展下去。”

  (《名作欣赏》,钟灿权)

推荐文章

外汇买卖协议

外汇买卖协议 本协议由下列各方签订:  _______...

初三作文题目【通用3篇】

作文大家都很熟悉。根据体裁的不同,作文可以分为记叙文、...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