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曾”
曾 “曾”是象形字,金文下边象古代一种蒸...
“田汉是现代杰出的剧作家,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田汉受欧美以及日本作家的影响是多元的,其创作思想非常复杂的,并不像许多评论者所讲的只是单纯的“伤感”、“颓废”、“空虚”及“唯美主义”。田汉前期剧作“总的倾向是反帝反封建、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激励人们反抗和斗争的”,只是他在“反映青年的苦闷,揭示种种的社会悲剧时,也常常流露着伤感的情调”。田汉是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不断探索的剧作家。在三十年代,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田汉创作发生“转向”,开始不断地探索一条戏剧与现实、政治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一田汉早期的文艺思想是复杂的,但不是“混乱”的。由于他处在动荡的时代和社会,他身上不得不存在着伤感、颓废的阴影,他不能不接受王尔德和梅特林克的思想的诱惑;由于他出身于贫农家庭的苦难经历,在他身上又具有着坚强的反抗性,他又不得不接受席勒、易卜生和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的影响。于是在田汉早期作品中并存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并不是田汉早期的作品全都充斥着“伤感”、“颓废”、“唯美主义”的,“他的伤感夹杂在反抗的呼声之中,是包藏着反抗的火种的纸封”。1920 年田汉创作的《咖啡店之一夜》,描写了盐商少爷李乾卿遗弃咖啡店侍女白秋英的故事,揭露了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丑恶行径,抨击了黑暗现实的罪恶本质。同时,剧作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伤感、颓废色彩。白秋英一再谈到社会是个“大沙漠”,人生的“悲哀”和“寂寞”,过分强调她的伤感主义。1921 年的《获虎之夜》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剧作描写了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猎户魏福生包办女儿莲姑婚事造成的一场悲剧,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而这个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作者热烈地歌颂这一对青年男女尤其是莲姑的反抗精神,鲜明地揭示了未来的美好理想,这样就使剧作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名优之死》则是现实主义倾向压倒了感伤颓废的倾向,剧中描写京剧艺人刘振声倾其心血培养女弟子刘凤仙成材,凤仙却被流氓绅士杨大爷所腐蚀而渐趋堕落。刘振声坚持艺术,终于在杨所操纵的倒彩声中气绝于舞台,揭露了资产阶级迫害京剧老艺人,歌颂京剧名优对艺术和生活的严肃态度和对邪恶势力的反抗精神。
三十年代初,田汉不停地奔走在政治和艺术之间,试图在戏剧和现实之间寻找到结合点。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作为剧作家的强烈的使命感使田汉认识到时代对戏剧的要求,田汉开始对以前作品中的一些“伤感颓废”色彩进行反思,并逐渐深化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成分。田汉在1930 年写《我们的自己批判》,表示思想的“转向”,艺术风格和作品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回春之曲》是田汉在探索政治和艺术相结合过程中创作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作品。侨居南洋的青年知识分子高维汉爱国心切,返国参加抗日,在“一二八”战事中身负重伤,脑神经损坏,记忆全失,整日高呼“前进!杀敌!”口号三年。他的恋人梅娘从南洋赶来精心照料,除夕之夜的鞭炮声突然震醒了他的神志,他恢复了记忆,听到国难更趋严重时,又急着要去前线杀敌。剧中抗日救国的主线与高、梅爱情生活的穿插紧密结合,使主题思想得到丰富与加强。1942 年写于桂林的《秋声赋》,描述了作家徐子羽与母亲、妻子、幼女卜居桂林,徐不满妻子淑瑾对生活的懈怠的态度,适逢旧日恋人蓼红自重庆来,三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后淑瑾、蓼红分别去长沙救济难童,遭日寇追击,两人合力打死追上门的鬼子而消除了隔阂。剧中通过人物生活及思想的发展变化,以艺术形象表述了:“必须抛弃渺小的个人迷梦,参加伟大的抗战工作。《丽人行》通过三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性—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工刘金妹、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李新群、贪图享乐被腐蚀而终于觉醒的梁若英—的故事,控诉了帝国主义、汉奸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田汉巧妙地将时代背景置于日伪时期,却处处影射着肆虐中国的美帝国主义与倒行逆施的蒋介石集团。综观田汉的戏剧创作,他前期剧作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并存,但主要倾向属于浪漫主义。经过剧作家长期的探索实践,不断地探索戏剧与现实相结合的创作道路,30年代以后田汉的创作风格发生“转向”,逐渐趋向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