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英语语法——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初二英语语法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结构:主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看看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还没有掌握的,通过多记忆背诵和在练习题中多多练习,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现在就和贤知助手一起来看看知识点内容吧。
倍的认识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就说大数是小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一个数×几倍。(如 5 的 6 倍是多少?5×6=30)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如 12 是 3 的几倍?12÷3=4)
4、大数是小数的几倍:
求大数:小数×几倍=大数
求小数:大数÷几倍=小数
求几倍:大数÷小数=几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 497×7≈3500,先把 497 看成 500,再进行计算,注意要写“≈”号)
2、
①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②1 和任何不是 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 0,积的中间可能有 0,也可能没有 0.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 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求的问题中也有“大约”,不用估算。→(写“=”)
②条件中没有出现“大约”,而求的问题中出现“大约”。一定要估算。→(记得写“≈”)
6、归一应用题:
已知总数,份数,先求每份数。先用总数÷份数=每份数,再用每份数×份数=总数
7、归总应用题:已知每份数,份数,先求总数。
先用每份数×份数=总数,再用总数÷每份数=份数或总数÷份数=每份数
四边形
1、有 4 条直的边和 4 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 4 个直角,4 条边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6、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菱形,也可能是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只有四条边都相等,并且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才是正方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
2、3/4
3:分子(表示取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4、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5、
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1 与分数相减:1 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
练习题
二、填空
1、1208 的最高位是 (),这个数读作 ()。
2、在算式□3÷5 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
3、□□÷□=5„„8 44÷□=3„„2
4、38 名同学春游,每 4 人一个帐篷,共需 () 个帐篷。
5、在 ()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西瓜重 5() 一枚 1 分硬币重 2() 小华身高 120() 黑板长 2( )
6、已知△+○=□,如果△+□+○=50,那么□=()。
7、把下列时间化成 24 时记时法或普通记时法:(1) 晚上 11 时 30 分 ( ) 上午 10 时 ()(2)7 时 50 分 ( ) 16 时 20 分 ()
8、李老师每天早晨 7 时 30 分到学校,下午 5 时 30 分回家,李老师每天在校 ( ) 小时。
9、找规律填数:
(1)1997、1998、1999、________、_________。
(2)5060、5070、5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里填上“>”、“<”或“=”。
35+56○56+35;60-32○60-23;54-25○45-25;2 千克○2000 克
11、一个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 8 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 厘米。
12、在一个布袋里放入 6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然后每次摸一个球,摸 50 次,() 球摸到的次数可能多,() 球摸到的次数可能少。
13、一杯水,先喝去一半,再喝下剩下的一半,共喝去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 (正) 方体,最多可以看到 3 个面。()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小。()
3、8 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4、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5、除数相同时,被除数越大,所得的商也越大。()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由三个十、五个百、四个一组成的数是 ()。
①534②345③354
2、()÷()=2„„1,如果被除数是一位数,那么有 () 种填法都可以使等式成立。
①3②5③8
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 4 厘米,宽都是 2 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 ) 厘米。①12 厘米②16 厘米③24 厘米
4、一个口袋里放进 8 个红球、4 个白球,那么 ()。
①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机会一样大
②摸到白球的机会大
③摸到红球的机会大
5、小红家与小俊家都在和平路上,小红家距学校 2000 米,小俊家距学校 3000 米,他们两家相距 ()。
①1000 米②5000 米③可能是 1000 米,也可能是 5000 米
五、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午去了 3 批学生,每批 150 人,下午又去了 430 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观看电影?
2、学校器材室有足球 35 个,篮球个数比足球少 6 个,两种球共有多少个?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105 米,宽 95 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4、小宇:“我有 25 张邮票。”小刚:“我的邮票比小宇多 17 张。”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宇的 4 倍少 8 张。”
(1) 小军有多少张邮票?
(2) 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5、将两个长 6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想一想,有几种拼法)
6、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 120 本书,如果从上层拿 20 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参考答案:
一、
1、34;61;13;1300;86;47;1800;1000;84;19;100;0
2、595;4218;2400;16;12„„1;20„„3
二、1、千位;一千二百零八;
2、5 4;
3、53 9 14;
4、10;
5、千克;克;厘米;米;
6、25;
7、23 时 30 分; 10 时;上午 7 时 50 分;下午 4 时 20 分;
8、10;
9、2000 2001 5090 5100;
10、= <> =;
11、24 3;
12、红白;
13、四分之一
三、√、×××√
四、1、①;2、①;3、②;4、③;5、③
五、
1、880 人;
2、64 个;
3、800 米;
4、(1)92 张 (2) 略;
5、32 或 28 厘米
6、上层有 80 本,下层有 40 本。
以上就是贤知助手整理的有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看看有哪些知识点你还没掌握的全部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