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伤仲永》复习归纳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3.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4.字词句:A.字音:环谒[yè] 泯[mǐn]然 称[chèn] 夫[fú]B. 词义:⑴.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例句: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⑶.一词多义:①.自:a.自己,例句:并自为其名;b.从,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②.闻:a.听说,例句:余闻之也久;b.名声,例句:不能称前时之闻。③.其:a.这,例句: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例句:稍稍宾客其父。④.并:a.连词,并且,例句: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例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⑤.名:a.名词,名字,例句: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例句:不能名其一处也。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例句: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⑦.就:a.动词,完成,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例句:蒙乃始就学。⑧.然:a.代词,这样,例句: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例句:泯然众人矣。⑨.于:a.介词,此,例句: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例句:与厅事之东北角。⑩.为:a.动词,作为,例句: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例句:卒之为众人。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例句: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例句:夫起大呼。⑷.词语活用: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⑸.重点词语翻译: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②.省略句: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