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见情感及套路——忧国忧民诗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见情感及套路——忧国忧民诗 常见情感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
该标签下共有 26 篇文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常见情感及套路——忧国忧民诗 常见情感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
古诗词整理——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古诗词整理——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古诗词整理——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 基础知识掌握1. 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2.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任蜀相。3.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陈情”(把内心真情道出)是它的主要特点。本文以议为主,辅之叙事,都有抒情色彩。4. 这篇表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作者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文言词语积累【疲弊】人物力消耗,疲乏、凋弊。【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诚】的确,确实。【秋】这里是“时”的意思。【殊遇】优待,厚遇。殊,特殊,出众。【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开张,开放、不闭塞。【光】发扬光大。【恢弘】发扬光大。恢,发扬。弘,扩充、光大。【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妄,胡乱。菲薄,轻视、小看。【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陟(zhì)】提拔。【臧】善。【否(pǐ)】恶。【作奸犯科】做奸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刑】罚。【昭】显示。【志虑】志向和心思。【忠纯】忠诚纯正。【简拔】选拔。【遗(wèi)】给予。【咨】询问。【阙】缺点。【淑】善。【均】平。【晓畅】通晓。【是以】因此。【举】推荐。【悉】都。【行阵】队伍。【倾颓】倾覆衰败。【痛恨】痛心遗憾。【死节】守节义而死。(即以死报国)【布衣】平民。【躬】亲自。【苟全】苟且保全。【闻达】有声望,显达。【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屈就(降低身份)。枉,屈就。【顾】拜访。【感激】感动奋发。【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倾覆】失败。【尔来】那时以来。【有】通“又”。【寄】托付。【夙(sù)】早。【效】实现。【毛】苗。【庶(shù)】希望。【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得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攘(rǎng)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顽的敌人。【职分】职责本分。【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慢】怠慢,疏忽。【彰】表明、显扬。【谋】计议、谋划。【咎(jiù)】过失。【咨诹(zōu)】询问。诹,询问。【雅言】正言。【不胜】不尽。【临】面对。【涕零】流泪。【裨补】弥补。· 阅读理解运用1. 文中开篇含有痛惜先帝大业未竟之情,目的是:内含创业维艰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深思。2. 作者提出不利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 提出不利的客观条件的目的是:使刘禅认识到决定存亡的危急形势,希望刘禅思危。4. 作者提出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5. 提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并特意说这是由“先帝之殊遇”造成的,目的是:使刘禅认识到客观形势固然堪忧,但希望犹存。6. 作者为什么要先分析当前形势?使刘禅认识到形势危急但希望犹存,进而启发他采取有利于兴复汉室的政策,为提出建议做准备。7. 作者提出了哪三项建议?三条建议的核心是什么?广开言路;k严明赏罚;l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是建议的核心。因为做不到这一点,一、二条建议就无法落实。文中“荐贤”等皆在于此。8. 第一段忠包含的一个成语是:【妄自菲薄】,它的含义是:过分地看轻自己。9.“妄自菲薄”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10.第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作奸犯科】,意思是:做奸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11.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依法办事”?国君跟宫中亲近,与府中疏远,如果有偏私,则内外异法而法治不行,政局必乱。12.从第二段来看,作者深忧的是什么?“偏私”,“内外异法”。13.第三、四段作者都先“荐贤”,再分别针对宫中、府中做内政、军政上的安排,第四段也补充“荐贤”。作者为什么要多次“荐贤”?刘禅昏庸无能,不懂治理政事,如果受坏人蛊惑,必将导致国内政局不稳,对出师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作者多次举荐贤人管理宫中、府中之事,使其“亲贤远佞”,以消除伐魏的后顾之忧。14.作者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中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臣,远小人。15.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并引先帝故事,意在说明什么?总结两汉历史兴衰的经验教训,说明“亲小人”必将导致亡国。16.表明作者身份及淡泊生活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表明作者志趣过人、品格高远、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7.《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时,见诸葛亮草庐中有一幅对联,表明了诸葛亮的志趣,这幅对联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18.表明先帝知遇之恩和宽宏的气度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9.表明先帝不耻下问美德的句子是:咨臣以当世之事。20.追叙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艰难;并表明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1.第六段中的一个成语是:三顾茅庐。现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22.“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指“白帝城托孤”。23.表明为“北定中原”作准备的句子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表明出师北伐时机成熟的句子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表明出师战略目标(作者鞠躬尽瘁)的句子是: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4.从第七段选出六个字,概括诸葛亮在本文中的感情。报先帝,忠陛下。25.第八段作者归纳了各方责任。表明严于律己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严格要求诸臣的句子是: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向君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26.诸葛亮写本文表达了对后主刘禅怎样的希望和感情?希望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表达了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27.写出有关评价《出师表》的诗句。并指出作者、出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28.写出杜甫评价诸葛亮的诗句,指出出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29.刘备在给刘禅的遗诏中写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请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这是先主教导后主的话。告诫后主多做善事;也启示人们:无论善恶,都不要忽视小事,量的积累将导致质的变化。30.诸葛亮才智过人,从《三国演义》中举出相关情节。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造木牛流马、借东风、巧布八阵图。31.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译文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3.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为政》)4.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5.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7.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9.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0. □□□□□,天涯若比邻。(杜甫《春望》)11.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3. 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1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16.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7.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18. 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9.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20.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1.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陆游《醉翁亭记》)2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23. 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4.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25.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26. 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7. 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28.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9.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31.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义”与“利”的选择,面对选择,我们常常引用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一句话来自勉,这句话是:□□□□□□□。
学习古代汉语,当然应该首先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一点古代文化常识。这些一般教师都是比较重视的,教材也有充分的介绍。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知道一些古汉语修辞常识。不懂修辞,特别是不了解古汉语特殊的修辞方式,古诗文中有些句子就可能读不懂,即使懂得大意,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何况中学教材中还有些注释没有兼顾修辞,甚至在修辞上处理欠妥,造成理解上的歧误或费解。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参考了几部与古汉语修辞知识有关的书籍,结合现行中学教材的实例,着重探讨古汉语若干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修辞方式。由于笔者学养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识者雅正。一、比兴。“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大多数作品是用比兴的写法开头的。其中《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可见,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魏风·伐檀》内容是讽刺统治者不劳而食的,诗的每段开头都以砍伐檀树起兴。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二、避讳。《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另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这里的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是指忌讳、隐瞒。具体地说,是指对帝王、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臣民都要避讳,叫做“国讳”,也叫“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叫做“家讳”,或叫“私讳”。中学语文中遇到的避讳,一般都是“国讳”。比如,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这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便称为“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为“嬴政”。嬴政当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来代替“政”,“政月”改称“正月”。这还不彻底,后又改“正”的读音为“zhēng”,“正月”读成“征月”。汉文帝名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是改“恒山”为“常山”,改“姮娥”为“嫦娥”。汉光武帝名刘秀,便把“秀才”改称为“茂才”。鲁迅《阿Q正传》中称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为“茂才先生”,其源盖出于此。晋文帝名叫司马昭,“昭”字别人就不许用,于是古代的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昭”与“明”同义)。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由此而来。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个“人”均为“民”。唐高宗叫李治,当时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与“理”同义)。柳宗元《郭橐驼传》:“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