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应考指导:高中文言虚词解题技巧一、关注词性差异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常见虚词共有18个,数量上并不算多,但因为用法纷繁,学起来并不容易,更主要的是,有些虚词的使用只在词性上存在细微的差别,意思都完全一样,稍不留心,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另一方面,越是有难度的地方越能够体现能力,故此又它们一直是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者青睐的内容,屡考不衰,大家务必加以重视。下面举两个例子作进一步说明。先看“以”。它在解释成“因为”的时候,词性上会有作介词与作连词的区别,如果对此不察,便很容易犯错。“以”做介词连接词或短语,一般放在句中,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作连词则连接整个句子,一般放在句子的开头,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再看“与”。它在解释为“和”时也有介词与连词的不同,并且这两种用法在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经常会难倒考生。一般来说,“与”作连词时,其连接的两个成分之间可以调换位置而不影响句意的表达,作介词则前后内容不能调换,否则句意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表达。请看下面两句话:“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一句陈述的重点是“沛公”,前后的句子成分不能互换,因此“与”作介词;后一句从“相”(互相)可以看出,说的是秦国君臣这个整体,“秦王”与“群臣”孰先孰后关系都不大,因此“与”在此处作连词。此外还有“何”解释为“为什么”时有作疑问副词和疑问代词的不同,“其”翻译为“还是”的时候有“副词,表祈使语气”和“连词,表选择关系”的区分,大家可以结合具体的用例细加辨别,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譬如“也”,在句中基本都是作助词,用来舒缓语气,表示停顿,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而在句末则常用来表判断、陈述或祈使,偶尔表疑问或反诘,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表疑问)“吾其还也。”(表祈使)“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表感叹)再如“乎”,在句中多作介词、音节助词或者形容词词尾,在句末多作语气词,表疑问、反问、商量、感叹等。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嗟乎!燕雀安知鸣鸣之志哉?3、等死,死国可乎?4、王候将相宁有种乎?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中1、5句的“乎”位于句中,那句末用法就不必去考虑,根据语境,前一句在形容词“恢恢”的后面,显然作词尾,后一句则作介词用,相当于“于”(在)。同样地,2、3、4句的“乎”位于句末,则句中的各种用法也可以暂时忽略,结合语境判断,第2句表感叹语气,第3句表疑问语气,第4句表反问语气。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下面以“之”字为例略作说明。这个虚词有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无论是在课文中还是在试卷上都经常会遇到,但是很多同学对这个概念却不甚了了,做题基本凭直觉,准确率自然不会高。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一个句子的核心要素是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和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它便可以不依靠别的成分而独立存在,表达较完整的意思了,但有时候,为了使句子的内涵更加丰富,必须在原先比较简单的主谓短语上添加相应的成分。如此一来,这个主谓短语就由独立句变成了长句中的一个部分,或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在它们中间加个“之”就是使之不能成为独立的、完整的句子,故名曰“取消句子独立性”。请看下面的语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例1中的“师道不传”(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被传承下来)本是可以独立成句的主谓短语,但在这里,它只以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主语)而存在,因此,必须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加一个“之”,这样,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了,后面的“人之无惑”亦然;例2同样如此,因为“子牧羊何所用哉”(您放这些羊有什么用呢)在整句话中作“不知”的宾语,所以在“子”和“牧羊”间加了“之”字;例3和例4的前半句似乎独立了,但它们只是复句(前者是因果关系,后者是假设关系)的组成部分(分句),必须依赖后半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客”与“美我”、“父母”与“爱子”之间也一定要加入“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再做此类题目就不会出错了。此外,“而”在作连词表示修饰和表示承接的本质差异在哪里?怎样准确区分“焉”的兼词用法和句末语气词用法?“之”在作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标志时形式上有何异同?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此都要作细致的思考。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比如2014年浙江卷有道考查“者”用法的虚词题“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若仅根据形式上虚词位置相同、句子结构相近来判断,便很容易得出它与试卷给的课内参考句“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中“者”的用法相同的结论。实际上仔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应该是下文“皆贺之曰”的主语部分,“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起到修饰主语“乡人”的作用,这样一来便可以判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与“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中“者”表“……的人”并不相同。五、熟悉课本用例虚词题考查的基本方式是将试卷阅读语段中的句子和必修课本中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异同,对于必修课本中的虚词,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做到全面掌握,因为课内文言文大多数篇目都是要求背诵的,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所含虚词用法特殊而课文语例又较少句子,并加以牢记,如“之”在作定语后置标志和宾语前置标志的用法时,课内分别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前者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后者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此外,对试卷考频较高的一些课内语句务必准确理解,如《师说》中的“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这一句,在考查“于”和“则”的用法时便经常会出现,应该特别留心,能如此,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