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复习文言文通假字判断与汇总
一、通假字的含义及成因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也叫“古音通假”。“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产生的原因:1.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2.长期书写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3. 后人模仿古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二、文言文中的常用通假字《<论语>十则》: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由,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齐”(jì)通剂《乐羊子妻》:日知其所亡 “亡”通“无”《为学》:屏弃而不用 “屏”通“摒”《卖油翁》:但手熟尔 “尔”通“耳”《西江月》: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 《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口技》:满坐寂然 “坐”通“座”《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愚公移山》:河曲知叟亡以应 “亡”通“无”,意思是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还,返回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cuò)通“措”,放置《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那”通“哪”,怎么 《三峡》:略无阙处 “阙”通“缺”《闲情记趣》: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晏子故事两篇》:傧者更道 “道”通“导”,引导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寓言四则》:辑以羽翠 “辑”通“缉”,连缀宣王说之 “说”通“悦”,高兴此何遽不为福乎 “遽”通“讵”,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