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知识归纳与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3.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二)文言词语【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祗(zhǐ)】同“袛(只)”,只、仅。【辱】受屈辱而埋没才能。【奴隶人】奴仆。【 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槽枥(liì)】马槽。【 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虽】即使。【一食】吃一次。食,吃。【或】有时。【尽粟】吃尽粮食。粟,小米,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旦。【食(sì)】同“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这样。【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同“现”。【且】犹,尚且。【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一样。【得】达到。【安】怎么。【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指正确的方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懂得。【临】面对。【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邪,同“耶”,吗。【知】了解,懂得。(三)特殊词语1.通假字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喂。)②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③其真无马邪 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词类活用(1)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4)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5)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3.古今异义【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安】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道】古义:正确的方法;今义:道路。4.一词多义【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②用马鞭驱赶(策之不以其道)【食】①吃(一食或尽粟一旦)。②同“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食物(设酒杀鸡作食)【道】①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②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大道之行也)。【通】①通晓,懂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贯通(中通外直)。【其】①它,代指千里马(安求其能千里也)。②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其真无马邪)。③表推测,恐怕(其真不知马也)④表示选择,“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⑤它的(食之不能尽其材/其名为鲲)。【能】①才能(虽有千里只能)。②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常】①经常(千里马常有/常有高猿长啸)。②普通的,凡庸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尽】①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食之不能尽其材)。②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一食或尽粟一旦)。③完,没有了(林尽水源)。二、整体感知(一)主题归纳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说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二)写作特色1.托物寓意⑴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⑵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既激起人们的不平,也表达了当时有才能之人的悲愤。⑶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竦嘲讽的效果。2.结构精巧,脉络清晰⑴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接着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⑶然后自然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进行强烈的谴责和辛辣的嘲讽。⑷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三、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7.全文的主旨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四、 阅读探究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4.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5.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6.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7.“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愚妄浅薄,增强了否定语气和力量,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9.表明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语句是什么?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什么?其真不知马也。11.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12.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分别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作者的郁愤之情。13.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是什么关系?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14.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15.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五、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本《〈马说〉知识归纳与梳理》系在2008年《〈马说〉文言文全解》基础上,根据2021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马说》补充修正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