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知识归纳与梳理》在本站文言文全解《小石潭记》基础上,根据2021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小石潭记》补充修正。一、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二) 文言词语1.重点词语【篁(huáng)竹】竹林。【珮(pèi)、环】都是玉饰。【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卷】翻卷。【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可】大约。【许】表示约数。【依】依傍。【澈】穿透。【布】散布,铺开。【佁(yǐ)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迅疾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这里是时隐时现的意思。【势】姿态。【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凄凉。【幽邃(suì)】幽静深远。邃,深。【境】环境。【过】过于,太。【清】凄清。【乃】于是,就。【余】我。【隶】随从。【从】跟从。2.词类活用【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乐】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西行/西南】向西/向西南。(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犬】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凄】使……凄凉。(形容词使动用法)【寒】使……寒冷。(形容词使动用法)3.古今异义【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居】古义:停留。今义:住。【小生】古义: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义: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4.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把 ) ②卷石底以出(而 ) ③以其境过清(因为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环】①如鸣佩环(玉环) ②竹树环合(环绕)【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 ②隶而从者(跟从,动词)(三)特殊句式1.倒装句①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②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三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2.省略句①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②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③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④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二、 整体把握1.主题:本文通过对小石潭优美、幽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忧伤抑郁的情感。2.线索:以作者游踪为线索(游览的顺序)。3.层次: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第五段:交代同游者。三、阅读探究1.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说出你的理由。本文按游踪或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 文中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四个角度:①水声;②水的清凉;③水中鱼;④水之源。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水清的特点。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4.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5.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6.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7.文中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8.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游鱼 、 鱼影 、 日光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0.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11.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⑴ 动静相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12.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13.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14.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15.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赏析)。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②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示例: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衬托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6.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17.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什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氛围:凄清寂静。心情:寂寞忧伤。1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揭示全文主旨,画龙点睛,它虚实相生,有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2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要想表现怎样的思想?表现了作者被贬官后愤懑难平的孤凄悲凉之情。2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2.“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 闻水声,如鸣珮环。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似与游者相乐。比喻:① ②2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气氛(闻声见形)(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气氛→感受)2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凄悲凉。25.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四、迁移拓展2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27.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①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③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五、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