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4.2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
古文: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
现代文:作战一般的原则,位置要严格规定,号令要森严,行动要敏捷,士气要沉着,意志要统一。
古文: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
现代文:作战的方法,要根据人们的德才分成等级,授予适当的职位,建立军队各级的编制,规定行列的次序,调整纵横队列,并检查是否名副其实。
古文:立进俯,坐进跪。畏则密,危则坐。
现代文:采用立阵时前进要弯腰,采用坐阵时移动用膝行,军队有畏惧心理时,队形要密集。情况危急时,要用坐阵。
古文:远者视之则不畏,迹者勿视则不散。
现代文:对远处的敌人观察清楚了就不会惶恐;对近处的敌人,要目中无敌,就会集中精力,进行战斗。
古文: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筹以轻重。
现代文:士卒在布阵中的位置,按左、右、行、列分布。屯兵驻止时用坐降。
古文:振马躁,徒甲畏亦密之,跪坐、坐伏,则膝行而宽誓之。起、躁,鼓而进,则以铎止之。
现代文:从容下达命令,要规定每个甲士和徒手的具体位置,兼顾各种兵器使用的轻重缓急,如果车震马躁,士卒畏惧,就应靠拢使队形密集,采用跪阵或坐阵,将领膝行前去用宽和的言词告诫他们,使他们镇定下来。
古文:衔枚、誓、糗、坐,膝行而推之。
现代文:当士卒衔枚、受命或吃饭时,都应坐下实施,必须移动时,用膝行移动。
古文:执戮禁顾,噪以先之。
现代文:在战场上要用杀戮来严禁顾盼不前,并高声喝令他们前进。
古文:若畏太甚,则勿戮杀,示以颜色,告之以所生,循省其职。
现代文:如果士卒畏惧太甚,就不要再行杀戮,而应和颜悦色地把立功求生的办法告诉他们,使之各尽其职,完成任务。
古文:凡三军:人戒分日;人禁不息,不可以分食;方其疑惑,可师可服。
现代文:三军之中,对小部队下达的号令,半天以内就要执行;对个别人员下达的禁令,要立即执行,甚至不等吃完饭就要执行;要乘敌人尚在疑惑不定的时候,用兵袭击,就可征服它。
古文:凡战:以力久,以气胜。
现代文:一般作战:凡兵力充实就能持久,士气旺盛就能取胜。
古文:以固久,以后胜,本心固,新气胜。
现代文:营阵坚固就能持久,军队处于危地反能取胜。士卒真心求战就能稳固,朝气蓬勃就能取胜。
古文:以甲固,以兵胜。
现代文:用盔甲防护自己,用兵器战胜敌人。
古文:凡车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轻胜。
现代文:兵车密集就能巩固,步兵用坐阵就能巩固,铠甲要厚重才能坚固,兵器要轻锐应手才能取胜。
古文:人有胜心,惟敌之视。
现代文:人们都有了求胜之心,这时就应该着重研究敌情是否能打。
古文:人有畏心,惟畏之视。
现代文:人们都有畏惧之心,这时就应着重研究他们是畏惧敌人呢,还是畏惧将帅?
古文:两心交定,两利若一。
现代文:把求胜之心和畏惧之心都研究清楚,把两方面的有利条件都发挥出来。
古文:两为之职,惟权视之。
现代文:而对这两方面情况的掌握,就全在于将帅的权衡。
古文: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
现代文:一般作战:使用小部队对敌小部队可能有危险,使用大部队对敌大部队就可能不成功,使用小部队对敌大部队就要失败,使用大部队对敌小部队就要迅速决战,所以作战是双方兵力的对比和较量。
古文:舍谨甲兵,行慎行列,战谨进止。
现代文:驻军时要注意严整战备,行军时要注意行列整齐,作战时要注意进止有节。
古文:凡战,敬则慊,率则服。
现代文:凡是作战,谨慎从事就能达到目的,以身作则就能服众。
古文:上烦轻,上暇重。
现代文:将帅急躁烦乱就命轻率行事,将帅从容不迫就会遇事持重。
古文:奏鼓轻舒鼓重。
现代文:鼓点紧就是号令急速前进,鼓点缓就是号令徐缓前进。
古文:服肤轻,服美重。
现代文:服装薄而轻行动就敏捷,服装厚而重行动就迟钝。
古文:凡马车坚,甲兵利,轻乃重。
现代文:只要兵车坚固,甲胄兵器精良,虽是小部队也能起大部队的作用。
古文:上同无获,上专多死,上生多疑,上死不胜。
现代文:将领喜欢随声附和,就不会有所成就。将领喜欢专横武断,就会多所杀戮。将领贪生怕死,就会疑虑重重。将领只知拼命,就不能取得胜利。
古文: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
现代文:人们有为感恩而效死的,有因激怒而拼死的,有被威逼而拼死的,有因仗义而效死的,有因贪利而拼死的。
古文:凡战,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现代文:一般作战,用法令约束人,只能使人们不敢怕死,用道义感动人,才能使人们愿意为正义而死。
古文:凡战:若胜,若否。若天,若人。
现代文:一般作战。或者胜利,或者失败,都取决于是否顺应天时,顺应人心。
古文:凡战:三军之戒,无过三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一人之禁,无过瞬息。
现代文:凡是作战:对全军下达的号令,三天以内就要贯彻执行;对百人小部队下达的号令,半天以内就要贯彻执行;对个别人员的指示,要立即执行。
古文: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
现代文:进行战争,最好的方法是用谋略取胜,其次才是用攻战取胜。
古文:执略守微,本末惟权。战也。
现代文:必须掌握全局的形势,抓住具体环节,以决定是用谋略取胜还是以攻战取胜,这是作战时应该权衡的问题。
古文:凡胜,三军一人,胜。
现代文:凡是胜利,都是由于全军团结得像一个人,才能取得。
古文:凡鼓,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七鼓兼齐。
现代文:一般指挥部队的鼓点,有命令旗帜开合的,有命令兵车驰驱的,有命令战马奔驰的,有命令步兵前进的,有命令交兵接刃的,有命整齐队形的,有命令起坐行动的。这七种鼓点都必须规定齐全。
古文:凡战,既固勿重。
现代文:凡是作战,战斗力强就不要过于持重。
古文:重进勿尽,几尽危。凡战,非陈之难,使人可陈难,非使可陈难,使人可用难,非知之难,行之难。
现代文:即使兵力雄厚、进攻时也不要把力量一次用尽,凡是把力量用尽了的都很危险一般作战;不是布阵难,而是使吏卒熟习阵法难。不是使吏卒熟习阵法难,而是使他们灵活运用难。总之,不是懂得阵法难,而是实际运用难。
古文:人方有性,性州异,教成俗,俗州异,道化俗。
现代文:各地的人各有其性格,性格随各州而不同。教化可以形成习俗,习俗也是各州不同。
古文:凡众寡,既胜若否。
现代文:通过道德的教化就能统一习俗。
古文:兵不告利,甲不告坚,车不告固,马不告良,众不自多,未获道。
现代文:不论兵力大小,打了胜仗要和没有打胜仗一样不骄不懈。凡是不讲求兵器锋利,不讲求盔甲坚韧,不讲求车辆牢固,不讲求马匹良好,不努力扩充兵员,都是没有掌握打胜仗的道理。
古文:凡战,胜则与众分善。
现代文:凡是作战,胜利了要与众人分享荣誉。
古文:若将复战,则重赏罚。
现代文:如果还要再进行战斗,就要着重赏罚。
古文:若使不胜,取过在己。
现代文:假使没有取得胜利,就要把错误归于自己。
古文:复战,则誓以居前,无复先术。
现代文:再战时,要决心身先士卒,不重复使用上次的战法。
古文:胜否勿反,是谓正则。
现代文:无论胜败都不要违反这个原则?
古文: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
现代文:古人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的方法处理国家大事,这就叫做政治。
古文:正不获意则权。
现代文:政治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权势。
古文: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
现代文:权势总是出于战争,而不是出于中和与仁爱。
古文: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现代文:因而,杀掉坏人而使大众得到安宁,杀人是可以的;进攻别的国家,出于爱护它的民众,进攻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进行战争,也是可以的。
古文: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身,信见信。
现代文:因此,君主应该以仁爱治国,才能使百姓愿意亲近他;以正义为民众所喜爱;以智谋为民众所倚重;以勇敢为民众所效法;以诚实为民众所信任。
古文: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
现代文:这样,在国内就能得到民众的爱戴,借以守土卫国;对外就能具有威慑力量,借以战胜敌人。
古文: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
现代文:作战的原则是: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
古文: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现代文: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
古文: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现代文:即使天下已经平定,全国欢腾,每年春秋两季还是要用打猎来进行军事演习,各国诸侯也要在春天整顿军队,秋天训练军队,这都是为了不忘战争准备。
古文: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
现代文:古时候,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超过一百步,追踪主动退却的敌人不超过九十里,这是为了表示礼让。
古文: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
现代文:不残杀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并哀怜它的伤病人员,这是为了表示仁爱。
古文: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
现代文:等敌人布阵完毕再发起进攻,这是为了表示诚信。
古文: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
现代文:争大义而不争小利,这是为了表示战争的正义性。
古文: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
现代文:赦免降服的敌人,这是表明军队的勇敢。
古文: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现代文:能够预见战争开始和结局,这是表示统帅的智慧,根据 礼、仁、信、义、勇、智 六德按时集合民众进行教育,作为管理民众的准则,这是从古以来治军作战的方法。
古文: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现代文:从前的君王治理天下,顺应自然规律,适合地理条件,任用贤德的人,设官分职,各司其事,分封诸侯,区分等级,按照爵位高低给以不同的俸禄。这样,使诸侯都心悦诚服,外国也向往归附,诉讼和战争也都没有了,这就是圣王用仁德治理的天下。
古文: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
现代文:其次,贤王制定礼乐法度,设置五刑来治理国家,使用军队讨伐不义。
古文:巡狩省方,会诸侯,考不同。
现代文:亲自巡视各诸侯的领地,访察地方,会见诸侯,考核他们是否遵守 礼乐法度 。
古文: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曰: 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师至于某国,会天于正刑 。
现代文:对那些玩忽职守、触犯法纪、败坏道德、逆天行事和迫害功臣的国君,便通令各国的诸侯,公布他的罪行,并上告于天地神灵和祖先。然后由冢宰向诸侯征调军队,发布命令说: 某国无道,应出兵征伐。各诸侯的军队应于某年某月某日到达某国,会同天子惩治罪犯。
古文: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曰: 入罪人之地,无暴圣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
现代文:冢宰又使百官向军队宣布命令说: 进入该国的地区,不准亵渎神位,不准打猎,不准破坏水利工程,不准烧毁房屋建筑,不准砍伐树木,不准擅取家畜、粮食和用具。见到老人和儿童,要护送他们回家,不准伤害。
古文: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
现代文:即使遇到少壮的人,只要他们不抵抗就不以敌人对待。对于受伤的敌人,给予治疗,而后放他们回去。
古文: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复厥职。
现代文:惩办了首恶后,天子和诸侯们还要帮助整顿好那个国家,选用贤能,另立明君,调整、恢复其各级官职。
古文:王霸之所以治诸侯者六:以土地形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礼力说诸侯,以谋人维诸侯,以兵革服诸侯。
现代文:王霸治理诸侯的办法有六种:用调整封地的大小来控制诸侯;用政策法令约束诸侯;用礼仪威信亲近诸侯;用馈赠财物悦服诸侯;用有智谋的人去扶持诸侯;用强大的军队慑服诸侯。
古文:同患同利以台诸侯,比小事大以和诸侯。
现代文:还要以共同的利害来使诸侯联合起来,大国亲近小国,小国尊敬大国,和睦相处。
古文: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
现代文:天子正确的思想行为,应当是取法天地,借鉴古代圣王。
古文: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
现代文:士氏的正确思想行为,应当是遵从父母教训,不偏离君主和长辈的教导。
古文: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现代文:所以虽有贤明的君主,如果对士民不事先教育,也是不能使用他们的。
古文: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使不相陵。德义不相逾,材技不相掩,勇力不相犯,故力同而意和也。
现代文:古代教育民众,必须制定上、下、尊、卑的人伦道德规范,使上下尊卑之间彼此不相欺凌,德和义不互相踰越,有才技的人不被埋没,有勇力的人不敢违抗命令,这样,大家就会同心协力了。
古文: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逾。
现代文:古时候,朝廷的礼仪法度,不能用于军队,军队的礼仪法度,不能用于朝廷。所以德和义就不会互相踰越。
古文:上贵不伐之士,不伐之士,上之器也,苟不伐则无求,无求则不争。
现代文:君主必须敬重不自夸的人,因为不自夸的人,是君主所宝贵的人才,如能不自夸,就说明他没有奢望,没有奢望就不会和别人相争。
古文:国中之听,必得其情,军旅之听,必得其宜,故材技不相掩。
现代文:朝廷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一定会掌握真实情况,军队里能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事情就会得到妥善处理,这样,有才技的人就不致被埋没了。
古文:从命为士上赏,犯命为士上戮,故勇力不相犯。
现代文:对服从命令的人,上级要给予奖励,对违抗命令的人,上级要给予制裁,这样,有勇力的人就不敢违抗命令了。
古文:既致教其民,然后谨选而使之。
现代文:民众经受了这些教育,然后再慎重选拔任用他们。
古文:事极修,则百官给矣,教极省,则民兴良矣,习惯成,则民体俗矣,教化之至也。
现代文:各项事业都治理得很好,各级官吏就尽到职责了。教育内容简明扼要,民众就容易学得好,习惯一经养成,民众就会按习俗行事了。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效。
古文:古者,逐奔不远,纵绥不及,不远则难诱,不及则难,陷。
现代文:古人用兵,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过远,追踪主动退却的敌人不迫近。不过远就不易被敌人诱骗,不迫近就不易陷入敌人的图套。
古文:以礼为固,以仁为胜,既胜之后,其教可复,是以君子贵之也。
现代文:以礼制为规范,军队就能巩固,用仁爱为宗旨,就能战胜敌人。用这种方法,取胜以后,还可以反复运用,因而贤德的人都很重视这种方法。
古文:有虞氏戒于国中,欲民体其命也。
现代文:虞舜在国内告诫民众,是为了使人们理解他的命令。
古文:夏后氏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
现代文:夏启在军中誓师,是为了使军队事先有思想准备。
古文:殷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行事也。
现代文:商汤在军门之外誓师,是为了使军队事先了解他的意图以便行动。
古文:周将交刃而誓之,以致民志也。
现代文:周武王在两军将要交锋的时候誓师,是为了激励士卒的战斗意志。
古文:夏后氏正其德也,未用兵之刃,故其兵不杂。
现代文:夏禹用德取天下,没有使用武力,所以当时兵器种类比较简单。
古文:殷义也,始用兵之刃矣。
现代文:商汤用义取天下,开始使用武力和兵器。
古文:周力也,尽用兵之刃矣。
现代文:周武王用武力取天下,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兵器。
古文:夏赏于朝,贵善也。
现代文:夏代在朝廷上奖励有功的人,是为了鼓励好人。
古文:殷戮于市,威不善也。
现代文:商代在集市上杀戮有罪的人,是为了警告坏人。
古文:周赏于朝,戮于市,劝君子惧小人也。
现代文:周代在朝廷上奖励有功的人,在集市上杀戮有罪的人,是为了勉励 君子 ,震骇 小人 。
古文:三王彰其德一也。
现代文:三王的办法虽有不同,但是鼓励人们为善的精神是一致的。
古文:兵不杂则不利。
现代文:各种兵器不配合使用,就不能发挥威力。
古文: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
现代文:长兵器用以掩护短兵器,短兵器用以抵近战斗。兵器太长就不便使用,太短就打击不到敌人。
古文:太轻则锐,锐则易乱。
现代文:太轻就脆弱,脆弱就容易折毁。
古文:太重则钝,钝则不济。
现代文:太重就不锋利,不锋利就不中用。
古文:戎车:夏后氏曰钩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疾也;周日元戎,先良也。
现代文:兵车:夏代叫钩车,注重行驶平稳;殷代叫寅车,注重行动迟速;周代叫元戎,注重结构精良。
古文:旗:夏后氏玄,首人之孰也,殷白,天之义也;周黄,地之道也。
现代文:旗帜:夏代用黑色,取其像手持人头那样威武;殷代用白色,取其像天体那样皎洁;周代用黄色,取其像大地那样深厚。
古文:章:夏后氏以日月,尚明也;殷以虎,尚威也;周以龙,尚文也。
现代文:徽章:夏代用日月,表示光明;殷代用虎,表示威武;周代用龙,表示文采。
古文:师多务威则民诎,少威则民不胜。
现代文:治军过于威严,士气就会受到压抑,缺少威信,就难以指挥士卒克敌制胜。
古文:上使民不得其义,百姓不得其叙,技用不得其利,牛马不得其任,有司陵之,此谓多威。
现代文:上级使用民力不适宜,任用官吏不恰当,有技能的人不能发挥其作用,牛马也不能合理地使用,主管者又盛气凌人地去强迫人们服从,这就是过于威严。
古文:多威则民诎。
现代文:过于威严,士气就感到受压抑。
古文:上不尊德而任诈匿,不尊道而任勇力,不贵用命而贵犯命,不贵善行而贵暴行,陵之有司,此谓少威,少威则民不胜。
现代文:君主不尊重有德行的人而信任奸诈邪恶的人,不尊重有道义的人而任用恃勇逞强的人,不重用服从命令的人,而重用专横武断的人,不重用善良的人,而重用残暴的人,以致引起民众反抗官吏,这就会降低威信。缺少威信,就不能指挥士卒去战胜敌人。
古文:军旅以舒为主,舒则民力足。
现代文:军队行动,以从容不迫为主,从容不迫就能保持士卒力量的充沛。
古文:虽交兵致刃,徒不趋,车不驰,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乱。
现代文:虽各冲锋陷阵中,步兵也不要快步走,兵车也不要奔驰,追击敌人也不准超越行列,这样才不至扰乱战斗队形。
古文:军旅之固,不失行列之政,不绝人马之力,迟速不过诫命。
现代文:军队的稳固性,就在于不打乱行列的秩序,不用尽人、马的力量,行动的快慢决不许超出命令的规定。
古文: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现代文:古时候,朝廷的礼仪法度不用在军队中,军队的礼仪法度,不用在朝廷内。
古文: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
现代文:如果把军队的礼仪法度用在朝廷内,民众的礼仪风气就会被废弛,把朝廷的礼仪法度用在军队中,军队的尚武精神就会被削弱。
古文:故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修己以待人,不召不至,不问不言,难进易退,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城不上趋,危事不齿。
现代文:因为在朝廷上说话要温文尔雅,在朝见君主时态度要恭敬谦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国君不召不来,不问不说,朝见时礼节隆重,辞退时礼节简单。在军队中要昂首直立,在战阵中要行动果断,穿着铠甲不跪拜,在兵车上不行礼,在城上不急走,以免惊扰士众,遇危险不惧怕以免惑乱军心。
古文: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现代文:所以礼和法是相互为用的,文和武是不可偏废的。
古文:古者贤王,明民之德,尽民之善,故无废德,无简民,赏无所生,罚无所试。
现代文:古代贤明的君王,表彰民众的美德,鼓励民众的善行,所以没有败坏道德的事,也没有不遵守法度的人,因而无须用赏也无须用罚。
古文:有虞氏不赏不罚,而民可用,至德也。
现代文:虞舜不用赏也不用罚,民众都能听他使用,这是由于有了高尚的道德。
古文:夏赏而不罚,至教也。
现代文:夏代只用赏而不用罚,这是由于有了良好的教育。
古文:殷罚而不赏,至威也。
现代文:商代只用罚,而不用赏,这是由于有了强大的威势。
古文:周以赏罚,德衰也。
现代文:周代赏罚并用,这是由于道德已经衰败了。
古文: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现代文:奖赏不要过时,为的是使民众迅速得到做好事的利益。
古文:罚不迁列,欲民速规为不善之害也。
现代文:惩罚要就地执行,为的是使民众迅速看到做坏事的恶果。
古文:大捷不赏,上下皆不伐善。上苟不伐善,则不骄矣,下苟不伐善,必亡等矣。
现代文:大胜之后不颁发奖赏,上下就不会夸功,上级如果不夸功,就不会骄傲了;下级如果不夸功,就不会向上比了。
古文:上下不伐善若此,让之至也。
现代文:上下都能这样不夸功,这是最好的谦让风气。
古文:大败不诛,上下皆以不善在己,上苟以不善在己,必悔其过,下苟以不善在己,必远其罪。
现代文:大败之后不执行惩罚,上下都会认为错误是在自己。上级如果认为错误在自己,必定决心改正错误,下级如果认为错误在自己,必定决心不再犯错误。
古文:上下分恶若此,让之至也。
现代文:上下都像这样争着分担错误的责任,也是最好的谦让风气。
古文:凡战,定爵位,著功罪,收游士,申教诏,询厥众,求厥技,方虑极物,变嫌推疑,养力索巧,因心之动。
现代文:凡是作战,先要确定军中各级官职爵位,宣布赏罚制度,收用各方游士,颁发军队教令,征询大众的意见,搜罗有技术的人才,多方考虑,弄清各种情况的根源,分辨和推究疑难问题,积蓄力量,寻求巧计,根据民心所向而采取行动。
古文:凡战,固众,相利,治乱,进止服正,成耻,约法,省罚,小罪乃杀,小罪胜,大罪因。
现代文:作战必须:巩固军心,明辨利害,治理纷乱,进止有节,服膺正义,激发廉耻,简约法令,少用刑罚,小罪就要制止,犯小罪的如果得逞,犯大罪的也就跟着来了。
古文: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
现代文:顺应天时,广集资财,悦服人心,利用地形,重视运用兵器,这是作战必须考虑的五件事情。
古文:顺天奉时,阜财因敌。
现代文:顺应天时,就是要利用天候季节,因时制宜地行事。
古文:怪众勉若。利地,守隘险阻。
现代文:广集资财,就是要利用敌人物资以增强我之实力。
古文:右兵,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
现代文:悦服人心,就是要顺应大众意志以勉励士卒杀敌。利用地形,就是要控制隘路、险要、阻绝等地形。
古文: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
现代文:重视运用兵器,就是战斗中要用弓矢掩护、殳矛抵御、戈戟辅助。
古文:迭战则久,皆战则强。见物与侔,是谓两之。
现代文:这五种兵器有五种用途,长兵器用以掩护短兵器,短兵器用以补救长兵器的不足。 五种兵器 轮番出战可以持久,全部出战就能形成强大力量。
古文:主固勉若,视敌而举。
现代文:发现敌人的新兵器,就应该仿效制造,才能与敌保持力量平衡。
古文:将心,心也,众心,心也。
现代文:主将既要善于勉励士卒,巩固军心,又要仔细观察敌情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
古文:马、牛、车、兵、佚饱,力也。
现代文:将帅的意志和士卒的意志必须统一,马、牛、兵喂饱,休息好,车辆、兵器要妥善保养,这样,才有战斗力量。
古文:教惟豫,战惟节。
现代文:训练重在平时,作战重在指挥。
古文:将军,身也,卒,支也,伍,指姆也。
现代文:将帅好比人的躯干,卒好比人的四肢,伍好比人的手指,必须像它们一样地协调一致,才能指挥运用自如。
古文:凡战,智也。斗,勇也。陈,巧也。
现代文:作战指挥要用智谋,战斗行动要靠勇敢,军队布阵要巧妙灵活。
古文: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废其不欲不能。
现代文:要力求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去做违反自己意图和力所不及的事。对于敌人则相反,要使他去做他所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
古文:于敌反是。凡战,有天,有财,有善。
现代文:凡是作战,应该有天,有财,有善。
古文:时日不迁,龟胜微行,是谓有天。
现代文:遇着好时机不要错过,占卜有了胜利的征兆就机密行动,这就叫 有天 。
古文:众有有,因生美,是谓有财。
现代文:民众富足,国力充沛,这就叫 有财 。
古文:人习陈利,极物以豫,是调有善。
现代文:士卒训练有素,阵法熟练,物资器材预有准备,这就叫 有善 。
古文:人勉及任,是谓乐人。
现代文:人人都能尽力去完成战斗任务,这就叫 乐人 。
古文:大军以固,多力以烦,堪物简治,见物应卒,是谓行豫。
现代文:军队强大而阵势巩固,兵员充实而战法熟练,选拔各种人才去管理各项事务,洞察各种情况以应付突然事变,这就是预有准备。
古文:轻车轻徒,弓矢固御,是谓大军。
现代文:兵车轻快,步兵精锐,弓箭足以固守,这就是强大的军队。
古文:密静多内力,是谓固陈。
现代文:兵力集中,军心镇定,士气旺盛,这就是巩固的阵势。
古文:因是进退,是谓多力。
现代文:凭借这样的阵势而又进退合宜,这就是增强了战斗力。
古文:上暇人数,是谓烦陈。
现代文:主将从容不迫,部队操练纯熟,这就是训练有素。
古文:然有以职,是谓堪物。
现代文:各项事物,都有人负责,这就叫事事有人管。
古文:因是辨物,是谓简治。
现代文:人人胜任职务而能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这就是用人得当。
古文:称众,因地,因敌令陈;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
现代文:衡量我军兵力,适应地形条件和敌人情况而确定我军阵形;掌握攻、战、守的变化,前进、后退或停止的时机,注意前后的顺序以及战车与步兵的协同,这些都是临战应该考虑的事情。
古文:不服、不信、不和、怠、疑、厌、慑、枝、拄、诎、顿、肆、崩、缓,是渭战患。
现代文:对上级不服从、不信任、彼此不和睦、怠忽职守、互相猜疑、厌恶作战、畏惧敌人、军心涣散、互相责难、委屈难伸、疲劳困顿、肆无忌惮、分崩离析、纪律废弛、这些都是作战的祸患。
古文:骄傲,慑慑,吟旷,虞惧,事悔,是谓毁折。
现代文:骄傲已极,畏惧太甚,士卒呻吟吵闹,军心忧虑惶恐,朝令夕改,这会导致军队的覆灭。
古文:大小,坚柔,参伍,众寡,凡两,是谓战权。
现代文:声势宜大宜小,战法用刚用柔,编组用参用伍,兵力用多用少,都必须从利害两个方面加以考虑,这是作战的权变。
古文:凡战,间远,观迩,因时,因财,发信,恶疑。
现代文:一般作战,侦察敌情远处用间谍,近处用观察。用兵作战要抓住时机,适应财力。军队内部要崇尚诚信,切戒猜疑。
古文:作兵义,作事时,使人惠,见敌静,见乱暇,见危难无忘其众。
现代文:兴兵要合乎正义,做事要抓住时机,用人要施恩惠,遇敌必须沉着,遇着混乱必须从容,遇着危险和艰难不要忘掉部队。
古文:居国惠以信以信,在军广以武,刃上果以敏。
现代文:治国要施恩惠讲信用,治军要宽厚要威严,临阵要果断要敏捷。
古文:居国和,在军法,刃上察。
现代文:治国要上下和睦,治军兵法令严明,临阵要明察情况。
古文:居国见好,在军见方,刃上见信。
现代文:这样,治国就能为人民所爱戴,治军就能为士卒所敬重,临阵就能为全军所信赖。
古文:凡陈,行惟疏,战惟密,兵惟杂,人教厚,静乃治。
现代文:一般布阵,军队的行列既要求疏散以便使用兵器;又要求密集以便于战斗。
古文:威利章,相守义,则人勉。
现代文:兵器要多种多样配合使用,士卒要训练有素,要沉着镇静,阵形才能保持严整。
古文:虑多成则人服。
现代文:威令鲜明准确,上下遵守信义,就能人人奋勉。
古文:时中服厥次治。
现代文:谋划屡次成功就能使人信服。
古文:物既章,目乃明。
现代文:人人心悦诚服,事情就能依次办好。旗帜鲜明,部队才看得清楚。
古文:虑既定,心乃强。
现代文:作战计谋既经确定,决心就应坚定。
古文:进退无疑见敌无谋,听诛。
现代文:对那些进退不定,遇敌无谋的人,应予以惩罚。
古文:无诳其名,无变其旗。
现代文:临阵的时候,不要随意乱用金鼓,不要轻易改变旗号,以免引起错觉和迷乱。
古文:凡事善则长,因古则行。
现代文:凡是好的事情就能保特长久,按照古法办事就能顺利推行。
古文:誓作章,入乃强,灭历祥。
现代文:战斗誓词鲜明有力,士气就会旺盛,就能消灭一切敌人。
古文:灭厉之道:一曰义。
现代文:消灭敌人的方法:一是用道义。
古文:被之以信,临之以强,成基一天下之形,人莫不就,是谓兼用其人。
现代文:就是以诚信感召敌人,以威力慑服敌人,造成统一天下的形势,使人人心悦诚服,这就能争取敌国的人为我所用。
古文:一曰权。
现代文:二是用权谋。
古文:成其溢,夺其好,我自其外,使自其内。
现代文:就是设法助长敌人的骄横,夺取敌人的要害,用兵力从外部向它进攻;用间谍从内部策应。
古文: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现代文:一是广罗人才,二是严肃法纪,三是注重宣传,四是讲求技巧,五是善用火攻,六是习于水战,七是改善兵器,这是七种军国大政。
古文:荣、利、耻、死,是谓四守。
现代文:荣誉、利禄、耻辱、刑罚,这是四种令人遵守法纪的手段。
古文:容色积威,不过改意。
现代文:和颜悦色地讲道理或严厉地予以管教,都不过是为了使人改恶从善。
古文:凡此道也。
现代文:所有这些都是治军的方法。
古文:唯仁有亲。
现代文:只有仁爱,才能使人亲近。
古文:有仁无信,反败厥身。
现代文:但是只讲仁爱而不讲信义,反会使自己遭到失败。
古文:人人,正正,辞辞,火火。
现代文:用人要知人善任,正人必先正己,言辞必须严正,火攻必须用得适宜。
古文:凡战之道:既作其气,因发其政。
现代文:一般作战的原则:已经鼓舞了士气,接着就要颁布纪律。
古文:假之以色,道之以辞。
现代文:对待士卒要和颜悦色,教导士卒要言辞恳切。
古文:因惧而戒,因欲而事,蹈敌制地,以职命之,是谓战法。
现代文:利用他们畏惧的心理而告诫他们,利用他们的欲望而使用他们,进入敌境就要控制有利地形,并按将士的职位分派他们任务,这就是战法。
古文:凡人之形;由众之求,试以名行,必善行之。
现代文:凡是要求人们执行的规章制度,都应来源于大众的要求。在试行中检验其是否名副其实、卓有成效。
古文:若行不行,身以将之。
现代文:并力求妥善地、彻底地予以执行。
古文:若行而行,因使勿忘,三乃成章,人生之宜,谓之法。
现代文:如果有可以做到而没有做到的,将帅就要亲自带头去做。如果一切都做到了,进而要求部队牢记这些准则,经过多次反复执行,就形成了规章制度,这些符合人们要求的规章制度,就叫做 法 。
古文:凡治乱之道,一曰仁,二曰信,三曰直,四曰一,五曰义,六曰变,七曰专。
现代文:治乱的方法,一是仁爱,二是信用,三是正立,四是统一,五是道义,六是权变,七是集中指挥。
古文:立法,一曰受,二曰法,三曰立,四曰疾,五曰御其服,六曰等其色,七曰百官宜无淫服。
现代文:建立法制,一要使人能接受。二要法令严明,三要有法必依,四要雷厉风行,五要规定各级服制,六要用颜色区别等级,七要使官吏按规定着装,不得混乱。
古文:凡军,使法在己曰专。
现代文:治军,执行法令完全由将帅做主的叫做 专 。
古文:与下畏法曰法。
现代文:上下都一致遵守的才能叫做 法 。
古文:军无小听,战无小利,日成,行微曰道。
现代文:军队要听从统一的指挥号令而不要听信非正式的传说。作战时不要贪图小利,计划要能计日成功,行动要求隐秘莫测,这才是治军之道。
古文:凡战之道,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
现代文:指挥作战的要领,兵力弱小应力求营阵巩固,兵力强大,应力求严整不乱。
古文:用众进止,用寡进退。
现代文:兵力弱小利于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兵力强大利于正规作战。
古文:众以合寡,则远裹而阙之;若分而迭击,寡以待众;若众疑之,则自用之。
现代文:兵力强大要能进能止稳重如山,兵力弱小要能进能退出没无常。用优势兵力与劣势敌人交战,应从远处形成包围并留个缺口 让他溃逃 ,或者分批轮番攻击敌人。用弱势兵力对付优势敌人,就要虚张声势迷惑敌人,采用出敌意外的方法争取胜利。
古文:擅利则释旗,迎而反之。
现代文:如果敌人已占据了有利地形,就卷起军旗,假装败退引诱它出来,然后反击它。
古文:敌若众,则相众而受裹。
现代文:如果敌人兵力很多,应当察明情况并准备在被围攻的情况下作战。
古文:敌若寡若畏,则避之开之。
现代文:如果敌人兵少而行动谨慎,就应先退让一步,然后乘隙消灭它。
古文:凡战,背风,背高,右高左险;历沛历圮,兼舍环龟。
现代文:凡是作战,要背着风向背靠高地,右边依托高地左边依靠险要,遇着沼泽地和崩塌地要迅速通过,宿营要选择四面有险可守、中间较高的地形。
古文:凡战,设而观其作,视敌而举。
现代文:一般作战,先摆好阵势,不忙于作战,看敌人怎样行动,再采取相应的行动。
古文:待则循而勿鼓,待众之作;攻则屯而伺之。
现代文:如果发现敌人已准备好圈套,等待我去中它的计,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就暂不发起进攻,而等待观察敌人主力的行动。
古文:凡战,众寡以观其变,进退以观其固,危而观其惧,静而观其怠,动而观其疑,袭而观其治。
现代文:如果敌人进攻,就集中兵力看准敌人的破绽去打击它。一般作战,应使用或多或少的兵力去试探敌人,以观察它的变化。用忽进忽退的行动,以观察它的阵势是否稳固;迫近威胁敌人,看它是否恐惧;按兵不动,看它是否懈怠;进行佯动,看它是否疑惑;突然截击,看它阵容是否整治。
古文:击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袭其规。
现代文:在敌人犹豫不决的时候打击它,乘敌人仓促无备的时候选攻它,使敌人战斗力无法施展。
古文:因其不避,阻其图,夺其虑,乘其惧。
现代文:袭击敌人并打乱它的部署,利用敌人冒险轻进的错误,阻止它实现其企图,粉碎它既定的计划,乘它军心恐惧时歼灭它。
古文:凡从奔勿息,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
现代文:凡是追击溃败的敌人,一定不要停息,敌人如果在中途停止,就要慎重考虑它的企图。
古文:凡近敌都,必有进路,退必有反虑。
现代文:凡是迫近敌人都城的时候,一定要先研究好进军的道路。退却的时候,也一定要预先考虑好后退的方案。
古文:凡战,先则弊,后则慑;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
现代文:凡是作战,行动过早易使兵力疲惫,行动过迟易使军心畏怯,只注意休息会使军队懈怠,总不休息必然使军队疲困,但是休息久了,反而会产生怯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