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郴州中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中式课堂教学形式
2016郴州中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中式课堂教学形式 ...
导读:有的同学认为政治课纯粹是高深的理论,太难,没用,不想学,这也是错误的。现在的政治课是与生活结合最紧密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中要学的价值规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分钱一分货”“物以稀为贵”等都是价值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随着我国信用卡使用的快速增加,信用卡领域的违法犯罪也随之增多。我国信用卡使用快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2008年江苏学业水平考试考题)
A.使用信用卡能够节省交易费用 B、信用卡的功能全面,收款手续简便
C、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强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时的统计,仍然有3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书上还有诸如: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他们都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08年到我们回首已经加入WTO五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08年某市高三二模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
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 →共存
→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像、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必修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课本第五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二和第三句话是:了解不同企业的不同形式,尤其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具有影响的公司制。这也就向我们讲述了三层意思:第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第二,企业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作为企业该如何经营和发展。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易混归类──培养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做错。
例如,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的问题,高一课本有两处,是分别出现的。一处是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另一处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记得上海市在单独命题高考时,就在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上曾经考过一道选择题,结果,得分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