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文化

  1.特征:

  (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

  2.包容性

  (1)含义: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二、民族精神

  1.是什么?

  (1)核心: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国民族

  的精神基因,是推动×××的精神动力。)

  (2)基本内涵:

  ①伟大创造精神;

  ②伟大奋斗精神;

  ③伟大团结精神;

  ④伟大梦想精神。

  (3)发展:

  ①(结合材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表现(继承和弘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结合材料)×××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2.为什么?(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是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补充: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阵地建设,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5.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1)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

  (2)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6.树立文化自信

  (1)来源:①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③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措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2)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3)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5)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6)(青年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9.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补充

  一、如何规范文化市场(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应该如何做?)

  1.政府:

  (1)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弘扬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2.生产者(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3.公民: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二、科技

  1.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

  2.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三、教育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5.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推荐文章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协议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协议甲方:  乙方:___...

存钱不是save money!90%的人都会弄错

1攒钱、省钱save的意思是节省save (the)m...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