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1.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
2.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文言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气候条件)。[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是]这样。[池]护城河。[兵革]兵,兵器。革,甲胄。泛指武器装备。[坚利]坚,(甲衣)坚固。利,(兵器)锐利。泛指武器精良。[米粟]泛指粮食。[委]放弃。[去]离开。这里指弃城而逃。[域]界限,这里是限制。[固]巩固。[国]国防。[威]威慑。[道]道义,道理。这里指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即施行仁政。[寡]少。[至]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君子]指得道者。[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版筑]版,筑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士]狱官。[市]集市。[任]责任,使命。[是]这样。[苦]使……痛苦。[心志]指内心。[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资财缺乏。这里使动词,使……受贫困(之苦)。[拂(fú)乱]不顺,错乱。拂,违背。乱,扰乱。[所为]所行。[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益]增加。曾,同“增”,增加。益,增加。[能]才能,才干,本领。[恒]常。[过]犯过失。[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候,迹象。[色]面部气色、表情。[喻]明白,了解。[入]在里面。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出]在外面。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相等,相当。[患]①祸患,灾难;②忧虑。 [生]因……得以生存。[死]因……衰亡。
?阅读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 “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从进攻一方失利说,再从防御一方失利说。这样写使行文简洁。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强调地利不足恃。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9.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1.君子“战必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根本原因使什么?
① 凭借施行仁政,人民支持拥护他的前提条件,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② 根本原因是“得道者多助”。
12.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3.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4.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5.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6.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事理,辨是非。
17.《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
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第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与之抗衡,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3.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4.本文重点论述了什么?
生于忧患。
15. 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
  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练自己的意志,有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16.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裕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裕,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裕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优裕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参考译文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推荐文章

读书·书单:《海上大教堂 》作者:伊德方索·法孔内斯

基本信息书名:海上大教堂作者:伊德方索·法孔内斯标签:...

挂靠合同

甲方:营业执照:注册地址: 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 职...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