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知识归纳与梳理》根据2021年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注释校正,凡书下注释都加粗标注。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人所编。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曹刿(guì),春秋是鲁国人。

二、词语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小大之 【狱】古义:指诉讼事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

3.齐师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

4.又何(jiàn)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空隙;隔阂;隔开;挑拨使不和;拔去或锄去

5.肉食者 【鄙】古义: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6.弗敢也 【加】古义:虚夸,夸大。今义:增加

7.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8.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 【信】古义:实情。今义:诚信;书信

10.必以 【情】古义:诚,诚实。这里指诚心。今义:感情

11.衣食所 【安】古义:指安身。今义:平安;安稳

12.弗敢专也 【专】古义:独自享有。今义:专心 ,专一

13.神弗也 【福】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4.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份内的事。今义:忠诚

15.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依靠)。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二)词类活用

1.神弗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一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3.视其辙 【下】名词用作动词,下车

(三)一词多义

1.:(1)克之(因此,所以)。(2)公问其(缘故,原因)

2.:(1)曹刿见(请求)。(2)战则从(召;邀请)

3.:(1)战则请(跟随)。(2)民弗也(服从,听从)

4.:(2)何战(凭,靠)。(2)必分人(把)。(3)必信(按照)

5.:(1)肉食者谋(代词,这件事)。(2)小大狱(结构助词,的)。(3)公与乘(代词,他)

(四)成语

一鼓作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一鼓:第一次击鼓;作:鼓起;气:士气。

(五)重点词语

【十年】鲁庄公十年。【师】军队。【我】指鲁国。【见】拜见。【公】指鲁庄公,鲁国君主。前693—前662年在位。【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谋】考虑;谋划。【间(jiàn)】参与。【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靠。【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惠】恩惠。【遍】遍及、普遍。【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羊、牛、猪等。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加】虚夸,夸大。【信】实情。【孚】使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指诉讼事件。【虽】即使。【察】明察。【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忠】尽力做好份内的事。【属】类。【从】跟随。【鼓】击鼓。【绩】大败。【驰】驱车追赶。【轼】古代马车上前方的横木。【逐】追赶。【作】鼓起。【再】第二次。【竭】(士气)枯竭。【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克】战胜。【测】推测,估计。【惧】害怕,恐惧。【伏】埋伏。【靡(mǐ)】倒下。

推荐文章

初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

从“曾五喜”到“刘雨生”

  1954年11月,周立波回到益阳县邓石桥,参加建立...

评论区(暂无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
邮箱
网址
0/200
没有评论
可按 ESC 键退出搜索

0 篇文章已搜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