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初三作文【精选5篇】
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尤其是话题。根据体裁的不同,...
部编版九上文言文必考篇目专项训练及答案,包括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三篇文言文阅读训练,自带参考答案,方便对照理解识记。
部编版九上文言文必考篇目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人名)。(1分)
2.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越明年(超过) B.朝晖夕阴(日光)
C.南极潇湘(至、到达) D.日星隐曜(光芒)
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怎样的特点?(2分)
壮阔、浩渺 (意对即可)
4.三、四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2分)
第三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四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
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3分)
【示例1】有对世人的感叹,有对朋友的感叹,也有对自己的感叹。
【示例2】当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啊!老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追寻古仁人的脚步!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本文选白《陶庵梦忆》,作者张岱(人名),明末清初人。(1分)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D.更有痴似相公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2分)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何处。(2分
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5.文中引用舟于的话有何用意?
表明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作者借舟子的话高度赞扬了“痴”字,展示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个性,表达了知音可遇难求的得意和感慨。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三)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环滁皆山也(环绕)
(2)林壑尤美(山谷)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幽深)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5)名之者谁(命名)
(6)醉翁之意(意趣,情趣)
(7)日出而林霏开(弥漫的雾气)
(8)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
(9)野芳发而幽香(花)
(10)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11)伛偻提携(弯腰曲背,这里是老人)
(12)临溪而渔(捕鱼)
(13)泉香而酒洌(清)
(14)山肴野蔌(菜蔬)
(15)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16)弈者胜(下棋)
(17)颓然乎其间者(倒下的样子)
(18)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19)树林阴翳(遮盖)
(20)述以文者(记)
3.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者写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实质上都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
B.“苍向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除州后政治失意,难掩内心消颓的表现。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4.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以美景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作者描绘了一幅与民同乐的琅琊山的画卷。全段四句,请用三个字概括出每句的要点。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6.在第三段作者描绘的几幅图景中,为什么将滁人游放在首要位置?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和宾客,还有滁州百姓,这说明滁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为突出文章的与民同乐的主旨做铺垫。
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的“乐其乐”是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乐其乐”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寄情山水之乐、政绩卓著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他心系百姓,励精图治,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与民同乐)。说明太守淡泊名利,积极进取,乐观豁达。
8.滁人兴高采烈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
9.作者写作此文的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分别是什么?请问要归纳。
自然原因:滁州山水优美;社会原因: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个人原因:能与民同乐于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