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必考文学名著知识总结—《伊索寓言》
贤知助手为您带来初中阶段必...
与种群特征有关的2个易错点
(1)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
(2)样方法的适用对象:并非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关的4个易错点
(1)对“λ”的理解: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①λ>1时,种群密度增大;
②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③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
(3)增长率≠增长速率
①“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而增长速率逐渐增加。
②“S”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逐渐降低,而种群增长速率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
(4)大捕捞量≠大日捕捞量
①种群数量达K/2时及时捕捞可以获得可持续利用的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大日捕捞量。
②大日捕捞量应该对应种群密度大时。
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有关的4个易错点
(1)垂直分布与垂直结构
①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
②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
(2)演替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成森林。
(3)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4)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