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词:你有过聚会前焦虑症么?
在参加活动或者聚会之前,你出现过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吗?这...
导读:进入高中学习后,同学们要多练题,自我检验还有哪些不足。测试题除了能让你查漏补缺,在一定程度上也预测了未来考题。学习和练习中你可能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试题是以前考过的原题或者原题的变形,或者在原题基础上的衍生。多做测试题,才能在考场上从容不迫,做完要参照答案,及时总结。下面,贤知助手小编为大家提供2017湖南省株洲二中高一历史(下)期末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7湖南省株洲二中高一历史(下)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0分)
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B.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C.《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D.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2.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写道:“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段话反映的现象是( )
A.棉织品比丝织品更加美观 B.黄道婆的功劳前无古人
C.清代无论贵贱都穿棉衣 D.棉织品成为主要生活衣料
3.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
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A.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B.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4.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
记载,乾隆时,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5.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说:“要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非末。”明太祖这一做法说明中国古代( )
A.农业一向比较发达 B.明朝统治者重农抑商
C.手工业一向比较发达 D.统治者一贯重农抑商
6.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7.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8.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9.“1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文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
A.开元盛世 B.戊戌变法 C.康乾盛世 D.清末新政
11.如表,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如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1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
13.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A.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14.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
A.西学中源(欧洲的科学知识起源于中国)
B.君民共主
C.中体西用
D.道德救国
15.严复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
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说明洋务派( )
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源
B.不符合西学东渐(欧洲的科学知识向东方中国扩展)的历史潮流
C.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D.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1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
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外国资本 B.官僚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19.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是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20.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1.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
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22.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3.“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4.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
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
“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5.“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肯定并推广了小岗村农民的这种做法。这表明新时期的改革( )
A.完全是农民自发发动的
B.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采取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方式
D.党中央领导和群众的创造互相推动
27.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
府(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28.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29.衣冠作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等,武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麒麟、狮、豹、虎、熊等。上述服饰的作用是( )
A.御寒保暖 B.装饰美化 C.标识身份 D.个性展示
30.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31.18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成果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新技术”主要有哪些?(请举三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你如何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2.材料一20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
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
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 “四大件”。
(1)从材料一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
材料二 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
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2)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