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不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 缘:沿着,顺着。
- 行:前行,走。
-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 夹岸:溪流两岸。
- 杂:别的,其他的。
-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 缤纷:繁多的样子。
- 甚:很,非常。
-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 复:继续。
-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 欲:想要。
-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 林:代指桃花林。
-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 便:于是,就。
- 得:发现。
-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 若:好像……似的。
-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 初:起初,刚开始。
-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 复:又,再。
- 行:行走。
-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 平:平坦。
- 旷:开阔;宽阔。
- 屋舍:房屋。
-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 之:这。
- 属:类。
-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 衣着:穿着打扮。
- 悉:全,都。
-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 并:都。
-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 从来:从……地方来。
- 具:全都。
-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 咸:副词,都,全。
- 问讯:打听消息。
- 云:说。
- 先世:祖先。
- 率:率领。
-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 邑人:同县的人
-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 复:再,又。
-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 遂:于是。
- 间隔:隔断,隔绝。
- 今:现在。
-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 为:给。
- 具言:详细地说。
-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 叹惋:感叹,惋惜。
- 余:其余,剩余。
-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 至:到。
- 停:停留。
- 辞:辞别。
- 去:离开。
- 语:告诉。
-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 为:介词,向、对。
- 既:已经。
-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 及:到达。
-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 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 即:立即。
- 遣:派遣。
-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 遂:终于。
- 复:再。
-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 高尚:品德高尚。
- 士:隐士。
- 也:表判断。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规: 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 未:没有。
- 果:实现。
- 未果:没有实现。
- 寻:不久。
- 终:死亡。
-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 业:职业。
二、《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
- 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 篁竹:竹林。
-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
-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
- 翠蔓:碧绿的茎蔓。
-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 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 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 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 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
- 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
-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 龚古:作者的朋友。
- 宗玄:作者的堂弟。
-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
- 全石底以出;以,而。
三、《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 洲:水中的陆地。
-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 芼(mào):择取,挑选。
-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四、《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注释
-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 苍苍: 茂盛的样子。
- 为:凝结成。
-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 一方:那一边。
-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 从:追寻。
- 阻:险阻,(道路)难走。
- 宛:宛然,好像。
- 晞(xī):干。
-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 跻(jī):水中高地。
- 坻(chí):水中的沙滩
- 涘(sì):水边。
- 右:迂回曲折。
- 沚(zhǐ):水中的沙滩。
五、《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注释
- 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
- 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 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 躬:身体。
六、《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注释
- 衿(jīn),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颜氏家训·书证篇》:“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这里诗人用它代所思的情人。
- 悠悠,忧思不断貌。
- 宁,反诘副词,岂,难道。嗣,《韩诗》、《鲁诗》作诒,嗣、诒古同音通用。《韩诗》云:“诒,寄也。曾不寄问也。”嗣音便是送音问的意思。
- 佩,佩玉。“青青子佩”是指系佩玉的绶带。
- 挑(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闻一多《诗经通义》:“盖城墙当门两旁筑台,台上设楼,是谓观,亦谓之阙。……城阙,为城正面夹门两旁之楼。“今名城门楼。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
- 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 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 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 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太清:指天空。
-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 济:渡。
-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 端居:闲居。
-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 徒:只能。一作“空”。
九、《北冥有鱼》
【选自《庄子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注释
-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 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其:表推测。
- 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 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 垂:同“陲”,边际。
- 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
- 徙:迁移。
-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 《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一说人名。
-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 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击:拍打。
- 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
- 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 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 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
- 以:凭借。
- 息:风。
- 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 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 相:互相。
- 吹:吹拂。
- 苍苍:深蓝。
- 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 极:尽。
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选自《庄子 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
-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 从容:悠闲自得。
- 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 是:这。
-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 全:完全,确定是。
-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哪里。
十一、《虽有嘉肴》【《礼记》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注释
- 肴:用鱼、肉做的菜。
- 旨:甘美。
- 至道:最好的道理。
- 困:不通,理解不了。
- 自反:反躬自省。
- 强(qiǎng):勉励。
- 学(xiào)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十二、《大道之行也》【《礼记》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 为:是,表判断。
-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诚信。修:培养。
- 独:单独。
-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 终:终老,终其天年。
-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 养:供养。
- 有所养:得到供养。
-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 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
- 而:连词,表并列。
- 闭:用门闩插门。
- 谓:是。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十三、《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出名。
-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 一食:吃一顿。食,吃。
- 或:有时。
-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读“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 食马者: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
- 是:这样,指示代词。
- 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能:本领。
- 足:足够。
- 才:才能。
- 美:美好的素质。
- 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 且:犹,尚且。
- 欲:想要。
- 等:等同,一样。
-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 求:要求。
-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 食之:食,通“饲”,喂。
-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尽:竭尽,发挥出。
- 鸣:马嘶。
-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 执:拿。
- 策:马鞭。
- 临:面对。
-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 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 知:懂得,了解,认识。
十四、《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
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 暮:在傍晚。
- 投:投宿。
-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逾(yú):越过;翻过。
- 走:跑,这里指逃跑。
- 呼:诉说,叫喊。
- 一何:何其、多么。
-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 啼:哭啼。
- 苦:凄苦。
- 前:上前,向前。
- 致:对……说。
-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 新:最近,刚刚。
- 存:活着,生存着。
-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 室中:家中。
-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 惟:只,仅。
-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 未:还没有。
-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 完裙:完整的衣服。
- 老妪(yù):老妇人。
- 衰:弱。
-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 应:响应。
-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 备:准备。
- 晨炊:早饭。
- 夜久:夜深了。
- 绝:断绝;停止。
- 如:好像,仿佛。
- 闻:听。
-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 明:天亮之后。
-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 独:唯独、只有。
-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十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
- 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 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 入竹去:进入竹林。
- 呼不得:喝止不住。
-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 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十六、《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
- 卖炭翁:此篇是组《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 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 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 可怜:使人怜悯。
- 愿:希望。
- 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 困:困倦,疲乏。
-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 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 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 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 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十七、《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 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 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 曲径: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 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十八、《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 白水:清澈的水。
-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 别:告别。
-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 征:远行。
-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 兹:声音词。此。
-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十九、《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注释
- 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 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 “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 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 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廿、《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注释
- 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 寂寞:孤单冷清。
-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 更著:又遭到。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 苦:尽力,竭力。
-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 妒(dù):嫉妒。
- 零落:凋谢,陨落。
- 碾(niǎn):轧烂,压碎。
- 作尘:化作灰土。
-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