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单:《电影意志 》作者:王小鲁
基本信息书名:电影意志作者:王小鲁标签:文学 电影评分...
本单元各篇课文,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于刚进入初中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几篇课文中,《秋天的怀念》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宝贵,抒发了对母爱的礼赞;《散步》取材平凡而意蕴丰厚,表现了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赞美;《〈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让人感受到古代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实现“理解作者情感”与“陶冶自身情感”的双重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文章的主旨,并不仅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厚的内涵。例如,《秋天的怀念》不只是表现母爱,更有儿子的悔恨和愧疚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散步》,可以读出生命轮回和延续的感慨,读出人生的选择,读出中年人特有的责任感。
从阅读技能的角度看,本单元着重训练朗读技能。朗读的内部心理技能包括“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外部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的把握。本单元与上一单元分别侧重不同的技能点,又互相呼应、反复训练,螺旋式提升。上一单元侧重外部语音技能的训练,但只通过一个单元的训练,学生未必能够掌握,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重音、停连、语气、节奏”仍然是朗读技能训练的重点。这一单元在进一步掌握外部语音技能的基础上,要开始关注朗读的“情景”与“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本单元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技能,朗读中有相关意识即可。内部心理技能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在后续单元的课文学习中,逐步提升。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相关术语(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帮助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无论是外部语音技能,还是内部心理技能,都应以疏通、理解文意,把握课文内容为基础。朗读的教学方式,应以教师示范感染,学生反复练习、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不断打磨语音技巧为主。
从文章写法的角度看,本单元着重于学生对文章情感表达的体验,要让他们把握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这一单元文章的抒情特点各有不同,相比之下, 《散步》《荷叶·母亲》等课文,抒发的感情比较显豁明了,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和把握;《秋天的怀念》表达的感情则非常深沉含蓄,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实际上,文章抒情方式的显隐,与作者的情感特质是相应的。一般而言,明朗、欢快、单纯的情感,表达起来比较显豁;沉郁、痛苦、
复杂的情感,诉诸文字就相对含蓄。了解本单元各篇课文的抒情特点,要和理解感情内涵、朗读时对感情基调和语气的把握结合在一起。对每篇课文情感的把握,可以依托对具体语句的赏析来完成,尤其是一些有着深刻含义、情感表达明确的语句。如《散步》中:“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再如《荷叶·母亲》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些语句不仅优美,而且含义深刻,理解了它们,有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从而走出作者的情感世界。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画出关键词,感受句子的情感意蕴。
教学本单元,要综合考虑,整体设计,不应孤立地教读一篇篇课文。例如,可以写作或口语交际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先调动一下自己的亲情体验或阅读经验(如小学阶段,读过哪些表达亲情的诗文),为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树立阅读期待。《秋天的怀念》情感丰富厚重、深沉含蓄,如果所教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可以先学习《散步》一课。这两篇课文应作为本单元学习重点。《散文诗二首》重在朗读与感受,教师不宜过多过深地挖掘讲析;《〈世说新语〉二则》是中学阶段初次学习文言文,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文化情趣、培养文言语感,内容方面不必过深分析,可以多开展一些促进朗读的活动。
本单元教学,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单元教学的两个重点分别是把握情感和学习朗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二者应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开来。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而理解情感又能够让学生更加声情并茂地朗读。
第二,学完本单元后,可以对各篇课文的抒情特点进行比较和总结。如果课时与学情允许,还可以做些拓展、延伸、比较的阅读。
第三,单元课文学完后,应安排有一次写作或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亲情主题,让学生沟通课内外,进一步认识到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回顾单元学习之初的体验,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
第四,随文学习生字词,在文中学、用中学。这一单元可以重点关注表达情感的词语,如暴怒、沉寂、喜出望外等等,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词语,准确、恰当地表述情感。
这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在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调中,饱含深沉热烈的感情。感知这种平静内敛的语调,领会深挚动人的情感,是整体把握本文的基本要求。
这篇课文的情感意蕴相当丰富,包含好几个层面,有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以及对于生存困境中怎样“好好儿活”的领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具体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既要体会母爱的艰辛和伟大,也要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怀,以及悔恨愧疚之情;既要把握母爱的主题,也要进一步领会到如何面对生命的残缺遗恨,勇敢镇定地“好好儿活”下去。要避免单从一个角度空泛地理解。
本课继续学习朗读,注意在具体语句的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的变化。可以挑选若干语段或语句,重点练习朗读的“语气”。如专门练习朗读文中人物的语言,首先要体会每个人物的特点,以及当时特定的情感和心理,站在人物的角度,揣摩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学生先各自试读,标画重音、停连、语气符号,写提示语。然后,教师范读,并示范如何做符号标记、写提示语。学生练习后,可以在全班朗读,同学相互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本课的习题,“思考探究”的三道题围绕“情感”,分别从整体把握、细部体会、深入挖掘三个角度设题。第一题,通过朗读和解题,帮助学生建立“感情基调”的概念,整体把握全文感情起伏的脉络;第二题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从细微之处体会文章的情感;第三题提示关键语句“好好儿活”,让学生就此领会母亲对儿子生命的无比珍爱和深切的希望,进而思索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积累拓展”四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感情; “积累拓展”五通过对两段对话的局部细读,体会作者和母亲的感情,同时训练朗读技巧,深化对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本文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感受、联想和思考;作品内涵丰富,又很适合做多元解读。对于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要注意“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可以参考他的“创作谈”,但文学阅读的规律往往是“形象大于思想”,作品一旦问世,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应该允许读者从中读出多样的滋味、多角度的理解。比如,可以读出“亲情—关爱” “谦让—和谐”“孝道—伦理”“中年—责任”“生命—感慨”“选择—担当”等等。甚至,如有学生认为本文写得过于“矫情”,也应鼓励其自圆其说。这是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绝好契机,也是对课程标准中“阅读对话”原则的贯彻。
学习本文,应注意把握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散文中运用了小说笔法。作者的文学创作
本以小说见长,他在这篇散文的写作中也引入了小说笔法。正如作者的“创作契机”所言,本文写的内容有真实生活的基础,却经过了作者的筛选、嫁接与改造,更富有曲折性和镜头感。即使是叙述“散步”这样一件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小事,也要制造一些波澜,带来一点儿曲折,使本文颇有几分小说的色彩。另外,散文本是一种“向内转”——专注于自我心灵倾诉的文体,但本文中作者却并未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以叙事为载体,用故事本身来说话,这也是小说笔法的体现。第二,语言朴素亲切,却又精心营构。除了两处景物描写,本文没有多少形容词和细致描摹,多用短句,仿佛拉家常;但若干语句简约而耐人咀嚼。例如第二段: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显现出来,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
本课的习题,“思考探究”一和二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设题,引导学生通过细心品味标题,抓关键语句,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情味,积极调动自主阅读的感受,开放性地理解课文。“思考探究”三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叙事散文时,注意品味散文的诗意和情致,而不仅仅是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积累拓展”四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积累拓展”五则是一道拓展题,通过朗读和与《秋天的怀念》做对比,感受两篇文章不同的感情基调,提高学生“把握感情基调”的能力。
学习这一课,要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内容主题、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可以用“比较阅读”作为学习本课的基本方式,让学生同时阅读、感受两篇作品,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提供比较的维度,作为学习支架。这两首散文诗,在内容主题上,都是表达母爱。《金色花》主要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作者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用虚拟之境,表现了动人的母爱和童真;《荷叶·母亲》则是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抒发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金色花》中母亲的形象非常具体、鲜活,而且有着鲜明的印度文化特色;《荷叶·母亲》中的母亲几乎没有出场,而是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两篇作品语言风格清新雅致,其中《金色花》的语言偏活泼、口语化,《荷叶·母亲》则更显典雅和书面化。
学习散文诗,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而教师不必对文章进行过多的剖析。注意不要将朗读与理解割裂开来,而要使之相互促进。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同类题材、同类
感情的散文与诗,让学生基于作品直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尝试发现散文诗与散文、诗歌的差异。还可以推荐课外阅读几篇散文诗,加深学生对散文诗的感性认识。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不可败坏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文言文,要“言” “文”兼顾。对于“言”的理解和掌握,应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努力自主阅读理解,并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反对过于机械、死记硬背的翻译,反对过早过多地讲解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文言诵读。在学生粗晓文章大意后,与其枯燥死板地句句翻译,不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疏通;与其细碎讲解语法现象,不如让学生在诵读中直观感知文言特点,逐渐强化文言语感。宝贵的课堂时间,应更多地用于诵读而不是讲解。为了激发学生认真诵读的兴趣,可以开展“朗读接力赛”之类的游戏活动。
初学文言文,应把重点放在实词的理解和积累上:一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儿女”(古代指“同宗的子侄辈”)、“去”(古代指“离开”);二要注意现代汉语仍在使用的语素,如“雪骤”中的“骤”,今天还在说“暴风骤雨” “雨疏风骤”; “差可拟”中的“拟”,和今天说的“比拟”的“拟”意义相同。多用比较法、联系法学习文言实词(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舍去”与“相委而去”意思相近),多举例子,加深印象;适当运用汉字学、词源学、训诂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归纳类推地掌握文言词义。例如,“入门不顾”的“顾”是“回头看”;“页”部首的字多与头部相关,如“顶、项、颅、领、颊、颜、额”等。
对于“文”的理解和欣赏,《咏雪》可以抓住两个问题:一是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二是两个咏雪的比喻哪个更加高明。《陈太丘与友期行》也可重点探究两个问题:一是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里;二是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针对“文”的理解和欣赏,所提问题不宜过于细碎。
本课“思考探究”的三道题,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积累拓展”四是对文言词语的积累。“积累拓展”五是让学生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