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日记初三【范文8篇】
作文大家都很熟悉。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
《出师表》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 (2021 年中考 · 河南卷)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 13~16 题。(共 10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日侍坐备顾问 奋不顾身
B. 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身许国
C. 庶竭驽钝 再而衰,三而竭 竭尽全力
D. 至于斟酌损益 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2.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 ? 请简要概括两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可谓尽职尽责,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作为杭州知州,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 ? 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4 分)
【链接材料】
(苏轼) 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①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③,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嬗③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节选自《宋史 · 苏轼传》)
【注释】①路:行政区划名。②度僧牒:批准出家为僧的文书。③嬗 (zhān):稠粥。
参考答案:
1. С(2 分)
2. 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意思对即可。2 分)
3.①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希望后主信任自己。③写出先帝的任人唯贤,为后主树立榜样。④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努力进取。(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4. 示例一:苏轼做到了。面对饥疫,他一方面请求减轻百姓负担,想方设法救济饥民 ; 另一方面熬制药剂,派医生救治病人。
示例二:苏轼做到了。作为杭州知州,他在杭州遭遇饥荒和瘟疫时,想方设法救助饥民、救治病人,救活了很多人。
(针对救饥民、治病人具体分析,一个方面 2 分,共 4 分。若针对上述两方面综合分析,能说明“尽职尽责”亦可)
《出师表》《汉书 · 卜式传》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 (2019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4 题。(15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 (出师表 ))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园 (汉书》)
【注释】①事 : 此指交践。②输 : 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 )(3 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人门不顾
C. 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D. 上使使问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3 分)
A. 躬耕于南阳 皆以美于徐公
B. 不效,则治臣之罪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 如此而匈奴可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田畜为事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2) 臣生与人亡所争。
13. 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 分)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14.【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叙殊遇 , 曰“三顾臣”、咨臣”、“寄臣以大事”,叙报效,则曰“许先帝”、“受任”、“恐托付不效”.通篇洋溢着 (1)“ “(用文中语句作 答) 的至诚忠爱之情,汉朝名将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汉武帝要给他道一栋大宅,霍去病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清人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 (2)“ ”(用乙文中语句作答) 的见识与胸怀,令人肃然起收 ! 诸葛亮和卜式都能为国分忧,具有 (3) 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参考答案:
10.D 11.B
12.(1) 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2) 我生来与人没有什么争执。
13. 邑人贫者 / 贷之,不善者 / 教之
14. 报先帝而忠陛
有财者宜输之热爱自己的国家,乐于或主动为国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