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知识点解析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
1. 溶解度一定要带上单位“g”。相对原子 (分子) 质量一定不能带上单位。 2. 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盐须可溶,且钾钙钠除外。 3. 酸碱指示剂和 ph 试纸一定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4. 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5. 在加水稀释溶液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则加入水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 6.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给溶液升温 (溶质是水) 最多只能升温至 100°C. 可能此溶液在一百摄氏度时,溶质仍不能完全溶解,注意陷阱。 7.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一氧化碳是把人毒死的,而二氧化碳是把人憋死的。 8. 在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前的系数比就是这种气体的体积比。 9. 酸碱盐中,体现酸性的是氢离子,体现碱性的是氢氧根离子。 10. 溶液中微溶的物质也可能成为沉淀。如氢氧化钙、硫酸钙等。 11. 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初中化学
中考化学复习指导:10 个实验和 15 种物质要把握 ,10 个实验分别是:金属铜受热发生变化的实验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探究,水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实验探究,酸、碱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甲烷元素组成的实验探究,吸烟危害健康的实验探究。 15 种物质是:溶液、碳、铁、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钙、纯碱、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另外,学生手上的双基练习书中的 15 张表格,也要重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