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一、基本考点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考点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4)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等。(5)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反应物中“+”号读成“跟”、“与”或“和”。生成物中“+”读“和”。“==”读成“生成”。条件读“在……条件下反应”。(6)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学科内综合考点)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初中化学
中考化学砝码: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中考化学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做所有题目的砝码。熟练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可以帮助大大提高做题速度。 1.溶解度一定要带上单位“g”。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带上单位。 2.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盐须可溶,且钾钙钠除外。 3.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一定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4.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5.在加水稀释溶液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则加入水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 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给溶液升温(溶质是水)最多只能升温至100°C.可能此溶液在一百摄氏度时,溶质仍不能完全溶解,注意陷阱。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一氧化碳是把人毒死的,而二氧化碳是把人憋死的。 8.在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前的系数比就是这种气体的体积比。 9.酸碱盐中,体现酸性的是氢离子,体现碱性的是氢氧根离子。 10.溶液中微溶的物质也可能成为沉淀。如氢氧化钙、硫酸钙等。 11.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