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的五要素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
4.盐 (1)氯化物 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铁—FeCl3 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氯化钾—KCl 氯化钙—CaCl2氯化银—AgCl 氯化钡—BaCl2氯化铜—CuCl2 氯化铝—AlCl3氯化铵—NH4Cl (2)碳酸盐 碳酸钠(纯碱、苏打)—Na2CO3 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 碳酸钡—BaCO3 (3)硫酸盐 硫酸钠—Na2SO4硫酸铜—CuSO4 硫酸铁—Fe2(SO4)3硫酸亚铁—FeSO4 硫酸钾—K2SO4硫酸钡—BaSO4 硫酸铵—(NH4)2SO4 (4)硝酸盐 硝酸银—AgNO3硝酸钡—Ba(NO3)2 硝酸铝—Al(NO3)3硝酸铁—Fe(NO3)3 硝酸钠—NaNO3硝酸铵—NH4NO3 硝酸铜—Cu(NO3)2硝酸钾—KNO3 (5)其他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高锰酸钾—KMnO4磷酸钙—Ca3(PO4)2 氯酸钾—KClO3 碳酸氢铵(碳铵)—NH4H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初中化学
中考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中的四忌解析,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往往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只观察到声、光、热、响等明显现象,而忽略细微变化的情况。 1.如镁条的燃烧,只看到“发出耀眼的白光”,而没有看到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生成。 2.又如钟罩内红磷的燃烧,只看到“冒白烟、发出白光”,而没有看到钟罩内水面上升的现象……。 细心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养成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门捷列夫所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二、忌实验现象描述口语化,要用术语 许多同学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往往用词不当,使人啼笑皆非。 1.如“点燃酒精灯”说成“酒精灯烧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描述成“碳酸钙化了,有泡放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描述成“石灰水变白了”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描述,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讲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 2.如加热与点燃;烟与雾;溶解与熔化;组成与构成;吸水与脱水;酸碱性与酸碱度等。另外,教师要身体力行,作好实验操作示范,语言讲解规范,用语贴切。要向语文老师学文采,向数学老师学逻辑,向政治老师学哲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三、忌本末倒置,要有先有后 不少同学在描述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时,往往顺序颠倒,说成“紫色石蕊使盐酸变红”、“澄清石灰水使二氧化碳变浑浊”等。 究其原因,没有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需要教师加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教学。在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顺序与实验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通、点、熄、停”四步,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因此,在做每一个实验时,要弄清化学反应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实验现象的描述才具有科学性。 四、忌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 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有位同学由于没有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导致没有氧气放出,但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分析失败的原因,而是抄袭他人的实验成果。这种不良的实验风气在中学生身上经常出现。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纠正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是化学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如戴安邦所说“科学教学不单只传知识,而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包括人的科学思想和品德的培养”。